加载中…
个人资料
塞外胡胡
塞外胡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73
  • 关注人气:7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一次收药

(2014-11-08 18:45:59)
标签:

药材市场

地区干旱

价格

大货

良心

分类: 散文随笔——西风

文/塞外胡胡

这辆货车还缺五十多袋的桔梗就可以装满启程了,此番收药材是一位来自于山东青岛的买主,他对老郑说:“老郑,你下去收吧,反正五十来袋的药材数量也不多,质量就别要求太严了;价钱,你可以比别人放开一点。估计这样,再有一天的时间,装满车,我们就可以启程了。”

老郑听了,会心地笑了,点点头,客气道:“虽然您这样说,我也得认真去办,除了我们本地的桔梗由于天气干旱,长得不是太好之外,别的,价钱,去杂,数量,我都能办得到位。”

我在一旁听了,心中暗自好笑,这简直是废话,谁不知道呢,要是桔梗长得很出奇,自然价格不会这样低,杂去得这样很,数量也不会越是来在关键的时候越是十袋八袋的瞎凑。

老郑看看我,脸上有点讥笑的意思,自己先笑了,对我说:“走吧,下去哗啦哗啦,装满车,打发人家上路,谁叫咱们挣人家的钱来。”

我和老郑别了牛营子药材市场,开着大白斗子农用车,顺着大马路走了二十多里,又走了二十多里的半山半川,最后,来在这块药材泛滥的赤峰以西松山区广袤地段。进了地段之后,轻车熟路,又来在原来收过药材的农庄,见了面熟的就打听,“谁家还有货,赶紧和我们联系。”还说,“如果不联系,等我们一走,你们存着的桔梗就得压在手里过冬。到那时,慢说你嫌弃这会的价钱低,就是那时再低,你也得卖。”

听了我们的话,还真灵,马上就围上许多人打听药材市场的行情,有的就开始猜测,谁家有货,谁家可能出手了。我坐在车里一声也不出声,老郑下去讲生意。

初听这家子的桔梗还真不少,大约有三十多袋,后来发现他们门口有收过桔梗的痕迹,就断定他家里压的货,不是后期挖出来的,就是前期收购质量不过关没人要的次货。老郑把车开在这家子的门口,就去验货,我依旧坐在车里,等待最后的定论。

听见院子里一阵嘈嚷,大概是老郑又在宣扬他对种药材有多内行的话,加之一些药籽呀,代办农药呀,田间管理技术呀,保管销路呀,一系列一揽子包干的事情。最后,大概提到眼下收购的事情,只听这家子主人说:“我家就这三十几袋子了,您无论如何给我载上,错过买茬子,真的留不起。”他一指车上的我说:“我认识她,她就于是我们这块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就算托付你了。”

我一听到提起我,在车里就坐不住了,上前说:“亲是亲财是财,我是给人家跑腿的,只挣辛苦钱,别因为提到我,收到臭货,回头让老郑为难。老郑面子矮,在大老板面前,生怕出一点差错。”

看见我从车上下来,这家女人就走过来,低声说:“今年的东西就这样,这些是最后挖出来的,的确是靠一个地头上,一年也没浇上一点水。您们要是有意收,就从价钱上找找,少给几个也可以。”

我一看,马上说:“这样我们不要。”回头对老郑说:“有完没完,还干活不?”

老郑依旧磨磨唧唧,说个没完,一口一个“这东西------这玩意------你记着-------听我的话-------”

“走吧!”我催促。

“走走,这就走!”老郑一边磨蹭,一边向门外走。

见我们真的走了,这家的男人急了,拉住老郑的衣服,说:“这样好不好,我给你挑,我这堆货,挑出多少算多少,剩下不要的,我当下料卖。”

下料是什么?在这里告诉你,药材渣子,须子,毛子,拾不起来,拿不上手的东西,都为下料。通常好条买两块钱,他连一块也不值。

老郑听了,蹲下身来,一边抽烟,一边翻腾着桔梗堆,开始低头琢磨。

我一见这样就挺合适的,三十袋,挑吧挑吧,少说有二十袋好的,还得说质量能保得住,没多少土和杂。我说:“成,那就挑吧,多找几个人,末太阳之前,我们过来装货。”

这家的男人看看女人,女人想了想:“那就找几个人,我去。”

这时,老郑站起来,一摆大手道:“别别别,你这东西不能这样卖,我告诉你,我们有个伙计,专以收大料的,一通的货,现在正在临近装车,你到他那里卖大货吧。大货比条少买三毛钱,那也比挑强。”

这家男人道:“大货也卖过,人家说好条站不上三分之二,不要。”

我不耐烦道:“赶紧找人挑,我们要。”

那男人和女人就要找人,老郑就拦挡着不让。

“你傻呀,自己的东西上不来,还给别人揽事。真实的!”我埋怨他。

老郑从兜里掏出手机,给收大货的打电话,只听他说:“我这有点大货,你给带上吧,东西是一根儿是一根儿的,没毛病,就是缺过水,没长起来。一共三十多袋,你隔三差五给大车插插空,捎也就捎上了。”

听那边道:“你和他们是啥关系?”

老郑道:“没啥关系,咱是干这个的,多个主道户,多条门路。”

“成!我们在南房身,大车去不了,让他自己送过来。”

大家都听见了,药材贩子互相通气,臭味相息。那男人和女人立刻笑了:“我们的东西可算是卖出去了!”

说吧,这家的男人和女人迫不及待,收拾着送药。我和老郑又去了别处看货。

一连看了好几家子,虽然质量不太好,但是经过挑选,还是能够满意。有一家子很好的,价钱却谈不来,惹得老郑一甩袖子走了,临走时道:“你去打听价钱,相同的价钱我多出一毛,要卖就给我打电话。”

有人道:“行情就是这样,你的东西好,但不是太多,所以不可能单另给你立个价格,人家这算是特殊照顾。你还不明白。”

那个人也没吱声,看样子,也没有什么说的。

我们走的时候,天已经擦黑,那些在院子里挑药的人们就着灯光,一边忙碌,一边说笑,那场面我非常喜欢。

到在家里,又冷又饿,老郑将我扔在家门口就开车走了。临走时很兴奋,道:“明天一早去装货,估计这回凑够了。”看得出,他对这车货又很自信。我却不放心,连连给他们打电话:“你们尽量好好挑挑,免得到时候出差。”那头答应:“你放下一百个心,你明天一看就知道了。”

第二天早晨我们去装货,果然不假,于是狠狠地晃了一车,超过了六十袋。老郑给大老板打电话:“多个十袋八袋成不成?”大老板道:“成,若许大个车,多加几袋药材,轻松。”

反正,这一片的存货,挑挑拣拣都装上了。

这是个药材泛滥的季节,就相当于西瓜大白菜,消不了就是烂货。好在我们这些当地的药材贩子,肯操心受累挣几个辛苦钱,这边削剥几个零碎,那边给几个奖赏,就像地头蛇一样,依着本乡本土,到处揽活,把一个地区的药材市场给活跃起来了,使这地方的中草药材远走国内外市场,打开一条农民的致富门路。

就是这么一点作用。但是老郑不辱没自己的人格,一方面站在家乡人的立场上,不损人利己;另一方面,凭良心对外,不拿低于标准的成绩挣人家的钱。这一点,我深感佩服!做人做事,就得这样。

 

2014,1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扫树叶的故事
后一篇:雪香之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