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暑假讲座:谈谈小说的功力
(2014-08-09 20:16:54)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什么是小说的功力?功力就是表达能力,它体现在语言的运用,故事的编织,人物的塑造,氛围的渲染等诸方面,一个作家的功力如何取决于他对小说的理解程度。有的人认为小说就是写故事,写人物,这样的人其实还不真正懂得文学,当然也谈不上对功力的追求。
体现在小说上的功力其实就是描写能力,有些作者写小说也知道有描写这一说,但认为描写和故事、人物之类同等重要,因此不格外看重,发现一件新鲜事或一个新人物提笔就写了,大报大刊用不了,就发表在小报小刊上,反过来抱怨大报大刊摆架子、有眼无珠,明证就是:你说写得不好我咋在别的报刊发表了?有一位老编辑对作者的抱怨说过这样一句话:到菜市场看看,什么样的烂菜都有人买。
我说描写重要,它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有些作者对它的重要性不明确,因此在行文中大多用叙述,因为叙述简单,写起来省心,什么事都能说明白,次要的地方三两笔带过,再复杂的事情也能分辨的一清二楚;还有一种心理,怕读者看不明白,用叙述来解释、强调,这就造成读者读着乏味,似曾相识,弃之不看。另一个是有的作者不懂描写的真正涵义,为描写而描写,修辞是消极的,语言是冗长的,细节是陈旧的,外行人看了知道他是在写小说,内行人看了是应付差事,他不是在为人类制造必需品,而是想露一手表白自己会一门手艺。
只有真正懂得文学的人才懂得描写的重要,懂得描写的重要才会研究它,对它研究的深浅及感悟程度,体现着一个作者的水平。好的小说,通篇都是描写过程。
描写的功力主要体现在细节、场景和心态上。先说细节,是人和物,就有动态和静态,不同的人和物就有不同的动态和静态,反过来说,不同的动态和静态就表现了不同的人和物。再说场景,并非见了场景就写,要写得符合题意,且有亮色。摘录一段:很多年以后的一个秋天,山区里橙黄碧绿,牛羊都安安静静地卧在山凹里,一些牛车在从低缓的山岗上辗过,车上的口袋里装满了粮食,都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天上正下着濛濛细雨,那雨似乎是山区一年里最后的一场雨了,声音便有些匆忙。远处的地里有一些低矮的瓜棚和用玉米秸秆搭成的淡黄色的房子,越过一道狭窄的山谷,我看见对面平缓的山梁上有一个人,正在冒着细雨犁地,牛和人都很从容地走着,都走得很慢……我看清了,那犁地的驼背人帮来是王永。读了这段有一种历史感和苍凉感,这就是写好一个场景的作用。
心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一是要写的逼真,也就是像生活中的人们的心态;另一种是特定环境下的暗示,例如“学校的后面有一块空地,空地上有一些低矮的树桩,姓高的老师没事时便在学校后面的那块空地上散步,总是一个人散。夏日的黄昏里,我和王水从山上割草回来时,经常见到姓高的老师一个人坐在那些低矮的树桩上吸烟,低着头想心事。”这段描写,把山区一个孤独的老师复杂的心情暗示出来。
懂得描写重要是一回事,深谙其本质并能入木三分地娴熟运用是另一回事,所以,对描写的探索与追求,与其它科学一样,终生努力也无法达到它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