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人民币汇率是近期市场承受的最大的一枚利空。说句不好听的,这叫出来混迟早要还——不是说人民币汇率,而是说市场对于美联储一再推迟加息而迎来的喘息。应该说,美联储一再加息的推迟,确实给我国经济和市场赢得了喘息的窗口,不过该来的总归要来,也因为这个因素,所以资本市场的反弹迟迟无法展开。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走低,应该说是成为了市场心理的一个重磅炸弹,这种因素影响下,量能的持续萎缩以及指数的走弱,都是顺理成章的了。
有趣的是,昨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据与中国央行关系密切的人士透露,1月4日,央行悄悄放弃了基于市场的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虽并未宣布这一转变,但官方已基本回归到旧有做法,即基于政府意图来设定每日中间价。
这则消息还是引发了比较大的讨论,姑且不论消息靠不靠谱,捕风捉影的比例有多少。
我们认为,目前这种人民币中间价制定规则,是人民币汇改过程中一个相对理想的过渡状态,既有相对清晰的定价规则(参考篮子货币),又能实现有管理的浮动(跟随美元浮动),这不应理解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倒退,而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而且,春节过后央行亦在践行所谓的“策略性贬值”的思路。不过,短期内在美元升值压力之下,这种思路可能需要适度调整。
无论如何,人民币汇率是6月份议息会议前,市场都会持续面临的风险因素。回到盘面上,周三的走势还是不温不火的尴尬,热点频繁轮动,量能新低,这些都意味着指数进入到一个非常弱势的局面中。短期的方向选择在即,这个位置,在政策面没有明显变动的前提下,我们认为还是以不破不立的概率更大些,因此,还是那句老生常谈,控制风险,等待机会。
前一篇:仍是超跌反弹,A股何时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