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身(下)

标签:
猛烈着急慷慨姿态抛弃 |
分类: 感情 |



吴三桂多血质的性格特点此刻又一次激烈地表现出来。性格即命运,而此时,性格即历史。就在他冲冠一怒的那个瞬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墨一样浓的愤怒淹没了他的理智,当他静下来之后,他发现自己已被判定为一出悲剧的主角:他不但失去了国家,也失去了家族,同时,还有最心爱的女人。
冲冠一怒使吴三桂永远地背负了历史的重债,他因此而成了所谓“民族的罪人”。
愤怒很快就过去了。冷静下来的吴三桂又恢复了理智。而他的理智是出众的。他迅速判明了自己的处境,他不甘于处于被打击被剥夺的地位。
二
这时山海关已经被李自成的大军团团围住了。李自成这次亲征,不光带了六万大军,而且还带来了吴三桂的父亲。他令吴襄在阵前致书劝降。
可是这封劝降书对吴三桂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李自成收到了这样一封回信:
父既不能为忠臣,桂亦安能为孝子?桂与父决,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旁以诱三桂,不顾也。
这冠冕堂皇的措词让李自成无话可说。他知道再和这个人费口舌不会有任何意义了。大顺军向这座著名的关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当多尔衮的大军到达城下时,这座关城已是岌岌可危。吴三桂焦急万分,可是老谋深算的多尔衮却一点也不着急。
吴三桂确实没想到这一招。不过他没有犹豫几秒钟。他已经抛弃了国家,抛弃了父母,抛弃了名誉,他还在乎这几根头发吗?!
在一片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中,吴三桂头顶上的一缕缕头发,飘落到地上。
心理学家说,发式的变化对一个人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皇太极和吴三桂都明白,这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上的改变,这实际上是为精神举行的葬礼。
吴三桂的精神世界终于放弃了最后一点依托。他完全认同了人性的平庸和趋利避害,完全认同了追求情欲满足的本能,也就不得不抛弃人的精神尊严。不过这样也好,现在他心里已经了无挂碍,他反倒获得了解放,从此他可以任凭自己胸中的贪婪、欲念、仇恨痛痛快快的肆意流淌!
多尔衮终于同意出兵了,吴三桂现在已经是他的掌中之物。不过,他依然从容不迫。为了保存八旗军的兵力,他命令吴三桂为先锋出城去冲击敌阵。
彭孙贻在《平寇志》中这样描述到:
三桂悉锐鏖战,无不以一当百。自成益驱群贼连营进,大呼,伐鼓震百里。三桂左右奋击,杀敌数千。贼多数鳞次相搏,前者死,后者复进,贼众(三桂)兵寡,三面围之。自成携太子登庙岗观战,关宁兵东西驰突,贼以其旗左萦而右拂之,阵数十交,围开复合。
战场上的吴三桂永远是无与伦比的,只是现在,他只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叛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