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

标签:
神色良药忍耐浓缩情结 |
分类: 感情 |



在漫长的历史细节里,坐堂的老中医正在为一只苍白、瘦弱的手腕把脉。他眉头渐颦双目微合,风撩起花白的五绺长髯,像时光在湍急之后归于静寂。所有激跳的心都为另一颗而停驻了片刻,所有的光都拢在这一只白皙且又神秘的手指尖上。生命在这一瞬间变得格外生动、具体、细腻,像是灵魂出壳的刹那。
像过了一个世纪——百年一握,木格子窗外的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但风依然把炮制的药香,一直送到人的尽头,时间的尽头。”(秦巴子语)罪与欲,美与善,是非与功过渐渐淡去、隐匿、远去……剩下的只是愈缩愈紧的人——人的器官,和器官的波短与波长。人生其实就是那隐隐跳荡的脉搏,悠然而绵劲。而号脉的手恰恰如中国的哲学——中医对于疾病的诠释仿佛国人之对世界。日出与日落,月缺或月圆,悲欢离合的命运终归不及那轻松一握——望、闻、问、切,使历史清晰如脉。
当满面沧桑的坐堂老者双掌如流,向前一送,所有的人都轻嘘了一口气。于是开方抓药,躯体上的隐秘落入古色古香的木架上某一药屉里,搭配和调制,使肉身成为一帖方剂,进入厚重的医典药卷留芳百世。
香烟袅袅,祖传的中药房黑匾金字,成为东方之国最典的风景。万物皆可入药,世事被概括为阴与阳,相生相克,并掌握在神色庄穆的药剂师手中——烘、炮、炒、洗、蒸、煮、泡、漂….…繁复的程序如同由生及死,再向死而生的辩证法则,但什么能真正改变心跳的频率?岁月的减法在中医这里得以克制,而时间于药房深处几近不存在——读经,炼丹,从草根和花苞上提取精血,用烟熏火燎的沙质药罐煎熬苦口婆心的良药。在医治面前,帝王和布衣百姓的地位相等,并同时简化成一只利于吸收的胃囊,一叶趋于平和的内脏,一段曲曲折折横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万里愁肠……
中药房——生命旅程中的一个停泊驿站,使人在漫漫尘埃中能够看清自己和世象,懂得休憩与忍耐,懂得黄昏的忧郁以及夜幕降临后灶房几案上焚香的气息,宁静的奥秘。它一代一代被穿着传统长衫的人承继下来,像人们承继诗词格律,笔墨纸砚一样,浓缩着人们的涵养和情结。从乡村到城镇,从唐宋到明清,从李时珍到宫廷御医……这是一条用文火开辟的道路,疗效如一颗圆而又黑,霍然转动的药丸,悬置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