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2014-04-30 13:50:53)
标签:

佛祖

寺院

佛教寺院

佛教

尼泊尔

分类: 亚洲旅游摄影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2012年2月印度、尼泊尔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 2月26日)

 

    25日我们一行乘飞机从新德里来到了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从机场打了一辆出租车,很快就进入加德满都市,入住一家酒店。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到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一早, 我们乘小飞机(50人左右的飞机)前往蓝毗尼--佛祖诞生地,去拜谒佛祖释迦穆尼。蓝毗尼地处尼泊尔西南,与印度的交界处的鲁潘德希县境内,距离加德满都280公里,飞机需飞行40分钟左右。

    飞机起飞后,遥望北方,可清晰地看到远方晨雾中的喜马拉雅山,在这片雪山中就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听说返回印度时,飞机将在喜玛拉雅山上空飞行一段时间,可以清晰地俯瞰道喜马拉雅山的壮景。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鲁潘德希县是一个很干燥,且比较贫穷的地方。其仅因下辖的蓝毗尼村庄是佛祖诞生地而闻名,佛祖释迦穆尼于公元前565年诞生在蓝毗尼(去世于公元前485年,其所在的年代约与中国的孔子同时)。下飞机后,我们叫了一辆出租车,很快就来到了蓝毗尼园区的大门口。在这里需换乘园区内的人力三轮车,进入园区参观。园区内面积很大,各处景点也比较分散,由于当天晚上我们还要赶回加德满都,所以不可能非常细致地游览全部或大多数景点,但佛祖诞生地玛雅黛维女神庙是必须要虔诚拜谒的。来到距离北京数千公里外的佛祖诞生地,当年唐三藏取经花费了十几年才到达的地方(佛书《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公元636年中国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来到过蓝毗尼圣地),能够亲身拜谒一下佛祖诞生遗址以及著名的菩提树和沐浴池,应当就很心满意足了,也感到很神圣。

    蓝毗尼是梵文"可爱"的意思,这里原为古代天臂国善觉王夫人兰毗尼的花园,此处因此而得名。今天的蓝毗尼是个不大的村庄,绿树成荫,景色秀丽,这里有许多与释迦牟尼有关的历史遗迹。进入这里的每一处历史遗迹或寺庙,都必须把鞋寄存或放在景点的门口,赤脚进入景点参观。

    在景区的中部,有一座白色方形建筑,里面是两层石砌的平台,在浓郁茂盛的树木衬托下,十分庄严肃穆。这就是玛雅黛维女神庙,也称摩诃摩耶夫人庙。玛雅黛维是北天竺迦毗罗卫国(辖今天尼泊尔境内的兰毗尼)净饭王的妻子。相传公元565年四月初八(尼泊尔阴历正月的望日),她来到兰毗尼花园,在一株巨大的娑罗双树下休息的时候生下了悉达多·乔达摩,即后来闻名世界的佛教祖释迦牟尼这座白色的建筑,距离其很远就可以看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进入白色大厅,里面光线较暗,且不允许拍照。在下面照片中,正前方游客最多的那个地方,就是佛祖在公元前565年出生时,所在房间的遗址。这里有一块雕刻着佛祖诞生场景的砂岩,那是里普·马拉国王在14世纪留下的。数世纪的风吹雨淋使这块砂岩几乎磨平了,但你还是能隐约辨出摩耶夫人在印度教大神因陀罗和梵天的注视下,紧紧抓住婆罗树枝生下佛祖的图案。后来佛祖的母亲摩耶夫人被当做印度教天后而受到供奉。

    之所以能够确定这里就是佛祖诞生地,主要依据并不是这块砂岩,而是佛教书上记载有:在佛祖去世两百多年后,公元前250年古印度君王阿育王,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曾来这里朝拜,树立了一个说明免除这里所有苛捐杂税的石碑,以表示对佛祖的敬仰。碑文中有文字记载兰毗尼就是佛祖降生之地。阿育王石碑是1896年被考古学家发现的,印证了佛教书上的记载。很不幸的是,这个极具历史价值的石碑,在1993年当地修路时被损坏了。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白色大厅外面周围的地面上有许多砖砌佛塔和庙宇的废墟,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9世纪,据说这里是佛祖的父亲及祖先,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国王的宫殿,也是佛祖童年、少年,直到他长大前往印度建立佛教之前居住的地方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在玛雅黛维女神庙旁有一口数十米的方形水池,明澈如镜。根据佛教书籍记载,这就玛雅黛维女神生下佛祖之前沐浴的圣池,也是佛祖释迦牟尼幼年时代洗澡的地方。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池边长着一棵巨大的菩提树(婆罗双树),树干粗大,枝叶茂盛。公元前565年四月初八释迦牟尼就是诞生于这棵婆罗双树下。此树在比唐僧早200多年来西域的法显大师的著作中有过记载,而在唐玄奘来此取经时记载菩提树已经"枯悴",可见现存此树是后人补种的。我围着菩提树,向四个方向一一跪拜,对佛祖表示我深深的敬意。

    相传佛祖也是在这棵菩提树下求得的正果,使世界上多了一种与印度教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完全不同的,认为世上人人平等的宗教学说--佛教。所以通常讲,佛教来源于印度教,不仅因为佛祖的父母都是印度教的神祇和教徒,而是由于该学说起源于波罗门教(印度教),而又完全区别于波罗门教。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菩提树下,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僧侣和游客,当然也有我。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自从1978年建立蓝毗尼景区后,全世界的佛教国家都在佛祖诞生地周边陆续建造了豪华的寺院。每一座都独具特色,因此它们组成了全世界各种佛教流派的大荟萃。园区分为东西两区,东区是小乘佛教寺院区,西区则均为大乘佛教寺院。由于各座寺院很分散,因此你最好在蓝毗尼市场租辆自行车或在寺院雇辆三轮车来代步。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寺院是印度佛教徒建立的寺院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印度寺院旁边是西藏建立的佛教寺院。这好像不是国内西藏自治区建立的,而是流亡在尼泊尔或世界其他地方的西藏人僧侣建立的寺院。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中国佛教协会建造的佛教寺院叫中华寺。可以看出,同为佛教寺院,但建筑格调区别还是很大的,我们中国佛教寺院的建筑格调很有自己的特色,而这里多数其它国家寺院,大多都与西藏佛教寺院相似。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尽管韩国佛教是从中国引进的(日本佛教也是从中国引进的),但韩国人建造的这座佛教寺院很有自己的特点。这是一座水泥建造的、比四层楼还高的寺院,但不是红墙黄顶。但目前寺庙里还没有佛像,只有一些壁画和纸灯笼。、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越南人建造的佛教寺庙颇为豪华,寺庙两旁各有金银宝塔。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尼泊尔建造的寺院规模很大但还没有开放,我们只是在外面拍照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缅甸建造的寺院是典型的小乘佛教寺院,金碧辉煌。寺院的门房也很有特色,跟帐篷似的。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德国人建造的寺院是园区里比较显贵的寺院,很大也很豪华。围绕大殿有讲述佛祖成长过程的塑像群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释迦摩尼--佛教创始人本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的王子,属释迦族。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乔达摩·达多的父亲作为古迦毗罗卫国国王,对王子十分钟爱,悉达多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年轻的王子从未见闻过人间的忧虑、烦恼和不幸,也从未思虑过人生有所谓忧患、贫困、病、老死诸般痛苦。悉达多的生活是在精美绮丽的御苑里,笙歌盈耳,觥筹交错,尽情游戏享乐。成年后,娶妻生子。一次偶然机会出游,初次接触严酷的、惨不忍睹的现实,便深为所动。根据传说,王子一日出游,得遇四种人,因而顿悟。一为奄奄待死的老人,一为病入膏育的患者,一为待葬的死者,悉达多到此方知老、病、死为人生所难免。后又遇一贫苦僧人,从这位僧人得到启示,年轻的王子初晓如何从老年、疾病、死亡的苦难中赢得超脱,便打定主意脱离家庭生活,刻意修苦行,以求解脱之道

  悉达多弃宫室,离亲眷,暗自出走,落发为僧,摒除欲念,潜心于苦修。他先从师于印度教数论派先驱阿罗逻迦罗摩与乌陀迦罗摩子学禅定;后又到尼连禅河附近林中独修苦行六年,历尽百般折磨,刻苦自身,以求正真道、成正觉。然而,无论净心守戒,抑或刻意自苦,均未能使年轻的苦行者如愿以偿。他终于悟到修苦行也并非获致解脱之正道。久经冥思苦想,他终于达到觉悟。他确信:贪恋享乐以及誓修苦行,两者皆非正真道。前者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细滑,为爱欲所牵,惑于财色、思望安乐后者以羸身而取道彼诸外道正道为不苦不乐之中道,即静坐默想、思维真谛--循此,则可臻寂灭终成正觉。据传,乔达摩独自静坐菩提树下,豁然心地光明,得大觉悟,从此悟道成佛,建立起佛教

 

     据说这个园区内有近100个国家或地区建造的佛教寺院, 有的尚在建设中。ZYZ1202-印、尼行(4)-尼泊尔蓝毗尼-佛祖诞生地

    由于我们必须要当天赶飞机返回加德满都。没办法,没有时间继续在参观了,只得“打道回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