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云南滇西北游记(3)--长江第一湾、虎跳峡
一改多日来的阴雨绵绵的天气,清晨阳光明媚,老天给予“龙“的犒赏(我和老罗都属龙,司机陈师傅也属龙,只有李虹属蛇,算是地龙吧)促使我们临时改变计划,趁着天气好,先直接前往德钦梅里雪山(此时网上也与昨天天气预报不同了,香格里拉和德钦都预报晴天),等返程时再仔细“品尝”路过的香格里拉吧。
前往德钦的路段据说是滇藏公路的精华路段,到香格里拉有180公里,再到德钦还有170公里,沿途沿着金沙江逆流而上,翻越众座雪山,虽然路况是窄窄的盘山公路,但风景极好。沿途主要景点包括长江第一弯、虎跳峡、香格里拉大峡谷、香格里拉县城等。出城后首先就是沿着弯道多且比较窄的柏油山路翻越玉龙雪山。越过玉龙垭口后,道路不象上山时那么陡峭了,道路也平缓一些。隔着车窗可以看到山下流淌的金沙江,这个河段就是“长江第一湾”


在昨天参观大研镇的时候,得知我的远古老乡徐霞客曾经来过这里,一呆就是两年,正是由于徐霞客涉水翻山的考察,才将长江源从岷江改成了金沙江、沱沱河。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第一部地理著作《禹贡》首先提出“岷山导江”之说。岷山是川、甘两省边界地区的高原山脉,是长江两大支流岷江和嘉陵江的发源地,但两个支流谁是正源,《禹贡》没有明确。这样在汉代以前,是以嘉陵江为长江正源,以岷山为发源地。汉代以后江源探索者认为应以比嘉陵江水量更大,据出海口更远的岷江为正源,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对此无人提出异议。

明末年过半百的大旅游家徐霞客仔崇祯9年(1636年)开始他长达4年的云贵之游,其中在云南呆了近两年,曾亲往长江第一湾一带进行考察,终于以《溯江纪源》纠正了历代奉为经典的“江源于岷”的谬论,明确指出金沙江是长江正源,岷江和嘉陵江均为长江支流,但处在无人区的金沙江源头却一直无人前往勘查。最远的是英国人韦尔伯1898年江源之行,也只是到了江源北系支流楚玛尔河。直到1976年和1978年在当时的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长办)组织下,进入高原缺氧的无人区,终年关于到达了长江源头沱沱河的源头,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确定了沱沱河长度为358公里(北系楚玛尔河长340公里),才完成了江源的探讨。长江源头是沱沱河,从源头至当曲河口,长358公里;接下来是通天河,从当曲河口至巴塘河口,长813公里;在接下来就是金沙江,从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长2308公里;此后从四川宜宾开始到出海口就都被称为长江了。由此长江总长6300公里,为世界第三大河(尼罗河6648公里,亚马逊河6500公里)。

1、长江第一弯
翻越玉龙雪山的山路,是从2400米的丽江攀登到近3100米的玉龙雪山垭口,再向下来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金沙江畔。一路遥望着巍峨的玉龙雪山,很快我们来到了途中第一个景点“长江第一弯”。初到景点时我们还以为眼前的河段就是所谓“长江第一湾”,只是我们所在位置不好或高度不够才看不到整个河湾的模样。后来才弄清楚了“长江第一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长江从青海玉树起,
流入云南、四川交界的深山峡谷,几经曲折迂回,至四川省宜宾市的岷江口止,这一段长2316公里的河段称为金沙江。加上从源头到玉树的河段(通天河和沱沱河),到达宜宾市时已经奔驰了3479公里,长江上游段超过了其总长一半。
金沙江流域面积为45.9平方公里,接近长江流域的四分之一。流域区属横断山脉区,平均海拔4000米。区内山川纵列,峰竣谷深,具有很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终年积雪的雪山,和深达两三千米的V字形深谷,巍峨磅礴,气象万千。人们形容这里的地理状况为“上山入云间,下山到河边;俩山相对话,握手得一天”。
金沙江自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流入滇川,与同为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怒江、澜沧江成阶梯状排列,平行南流,其水面平均高度:金沙江2100米,澜沧江1900米,怒江1600米。三江之间最近的距离仅有76公里,而他们的入海口却相差数千公里,成为地球上最奇特的现象之一。金沙江流至石鼓以下,突然甩开与它平行南流的怒江和澜沧江,独自折向东北,切开玉龙、哈巴两座大雪山,流至落河口再折向南流,在四川金江附近顺流东下,从而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金沙江大转弯,即长江第一湾。正是这个100多度的“V”字形大拐弯,才使金沙江冲破万千巨石,急遽左转直向东方倾斜而下,而没有继续向南流淌出境进入东南亚,正是这个转弯,使中华民族有了母亲河--长江,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长江第一弯蜿蜒流淌370公里,当地人为此在沿途数个V字形小河弯处都设置了“长江第一弯”观景台,试图混淆视听,以点代面,实有井中之蛙之嫌。但应当看到,这些过去难以抵达的深山峡谷,如今都可大白于天下了,真可谓天堑变通途,我们要比徐霞客幸福多了。
从玉龙雪山下到金沙江边,此段河段就在长江第一弯内,这里就有一个长江第一弯的观景台(这已经是我们从丽江出来,见到的第二个”长江第一弯“了),可以登高观看此河段。在玉龙雪山和始见踪影的哈巴雪山交相互映下的浊黄江水从西南方向而来,在满是砾石的河床上向东北方向急遽流淌,远远地消失在云雾弥漫的深山峡谷中。



观景台上有几位正在跳舞的纳西族老人。纳西族是个多歌善舞德民族,并且也非常强悍,正因这样,过去纳西族人才可能与强悍的康巴藏人对峙于金沙江两岸,相互通商,互不侵犯。
2、金沙江虎跳峡
沿G214国道(此段路也称为丽香公路)继续前行就绕到了玉龙雪山背面,这段路况较好,海拔下降到1900米,行驶50多公里就到了金沙江大桥,大桥下游就是著名的虎跳峡,金沙江在这里成为云南丽江和迪庆两地级市的分界线。金沙江两岸都有虎跳峡景区,不过江直接向北就可到达丽江市虎跳峡景区,过江后再向北便可到达迪庆市虎跳峡景区。按照当地朋友建议,我们选择过江游览迪庆的虎跳峡景区,这里距离上游的石鼓镇大约有35公里。
沿江道路两侧树林茂密,抬头仰望车窗两边的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行走于两山之间,赫然发现这两座海拔都在5500以上的雪山,整个山体近乎垂直的落入江中,垂直落差近3000米,奔腾的金沙江水直冲进入两山之间,形成闻名中外的虎跳峡。金沙江属高山峡谷型河道,具有明显的曲、狭、深、陡等特点。江水在梯状深股中奔流,势如万马奔腾,声如雷鸣虎啸,亲身置于峡谷之中,使人惊心动魄,美不胜收。虎跳峡是这千百个山峡中的代表之作、佼佼者。

虎跳峡江面海拔为1600--1800米,而它左岸的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右岸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两座雪山夹江对峙,犹如擎天玉柱,又象接云彩屏,屹立于呼啸奔腾的大江两岸。这段深壑的峡谷大约长16公里,而江水连续7个陡坎,落差下降竟达220米,江面又非常窄,最窄处只有不足30米,当汹涌澎湃的江水挤进这段坡陡谷窄的河段时,那气势之雄伟,涛声之震撼,堪称世界奇观。由于传说曾有老虎利用江中巨石蹦跳与两岸之间,故被称为虎跳峡。这段落差达到3000多米的峡谷比美国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还要深1500多米,无疑是世界上最深峡谷之一,2005年这里被中国地理杂志评选为最美峡谷。
网上对于虎跳峡的评述非常混乱,他们好像都是“瞎子摸象”。到了现场通过仔细观察我才将网上评述给予的混乱搞清楚。丽江金沙江虎跳峡景区分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三段,由于沿岸都是笔直陡峭的山崖,所以需要很远就下车入园徒步沿着沿着山崖修建的栈道前往观赏(据说单程近10里路),且由于中段相对地势较矮,没有在迪庆这边观景壮观。



而迪庆这边可以在距离虎跳峡5公里的虎跳峡镇购票入园后,开车直接到达虎跳峡,仅需要向下500多个台阶就可到达江边游览,但这边没有在上虎跳和下虎跳设置观景台。
从停车场走到下面临江观景台有500多个台阶,走到一半就能听到江水在谷底发出的呼啸声,再往下走就能看到峡中那块著名的黑色江心石—虎跳石,传说老虎可以借助于这块江心石跳跃在金沙江滔滔的急流之间,往返于两岸,此峡口也由此而得名。来到谷底,看天一条缝,看江一条龙;头顶绝壁,脚临激流,真正呼啸,使人心惊胆战。由于山岩的塌陷,造成无数石梁跌坎,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错,险滩密布,飞瀑荟萃。





江边的“老虎”与美女



江中著名的“虎跳石”



对面丽江江畔的“中虎跳”。


金沙江从这里向东冲出峡谷,会继续北上奔向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宜宾接纳岷江为止,而此后就被称为长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