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2013-12-23 11:05:48)
标签:

旅游与摄影

三塔

崇圣寺

大理古城

苍山

分类: 国内旅游-云南省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2013年5月云南滇西北游记(1)--大理好风光

5月24日

 

     一早吃过早饭后,我们一行4人(我(永祯)、李虹、罗泽旺及昆明局指派的司机陈师傅)驾驶一辆丰田霸道吉普开始了此次沿滇藏公路的旅游。此行总计历时10天,沿着茫茫林海和巍峨雪山的“香格里拉”,我们几乎走完了在与川藏汇合之前的“茶马古道”--滇藏公路(尚差由云南德钦县到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的200公里)。

    对于滇藏线的向往,起源于在2010年我们几个西藏游之后, 拜读了《越野越西藏》一书。书中是这样描写古代茶马古道上的滇藏公路的:“世界上再没有什么道路能像茶马古道那样串联起无比丰富的人文和自然的景观来”,“起源于宋唐,兴盛于清朝的茶马古道将藏区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与川黔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进行交换。无数的马帮、驮队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穿过雪山草地、原始森林,跨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翻越玉龙雪山、白茫雪山、美丽雪山和红拉雪山,。。。。。”

    滇藏公路:这是一条贯通云南和西藏的公路,也称G214国道,1976年建成通车。起点为云南省景洪市,北接川藏公路南线G318 ,南接昆(明)畹(町)公路(过去叫滇缅公路),沟通了西南地区公路交通网。滇藏公路全长1930公里,途经临沧→大理186公里→丽江165→香格里拉(中甸)152→德钦98→盐井91→芒康(与川藏公路南线汇合)。与川藏公路会合后,在西藏境内有803公里,到达拉萨。全程中从丽江至芒康路段不仅有雪山峡岩、隧道大桥,而且空气稀薄,气候严寒,是一条集险、奇、美于一身的入藏通道。

    我们此行的去程为:昆明→大理(360公里高速公路,入住大理一晚)→ 丽江(180公里,白油路和小部分高速公路,入住丽江一晚)→ 虎跳峡(80公里,柏油路) → 香格里拉(90公里,柏油或水泥山路)→ 德钦(170公里柏油或水泥山路,沿途需要翻越3900米的尼西山和4292米的白

茫雪山,和跨越金沙江)→飞来寺(14公里山路,入住一晚)→ 梅里雪山下的明永村(35公里二级柏油山路或石子路,需要跨越澜沧江);

    回程路线为:飞来寺→德钦→香格里拉(入住一晚)→丽江(入住四晚)→昆明。

 

第一站  大理

    大理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平均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

   从昆明到大理路程360公里,绝大部分是高速公路,但由于弯道很多,无法疾驰,我们历时近5个小时,大约在下午13时抵达地处大理新城(下关)的水文分局,沿途景色一般。午饭后,前往崇圣寺三塔和大理古城游览。

 

1、大理三塔

    著名的大理崇圣寺三塔西傍巍峨苍山,东临秀丽洱海,傲立千年大理坝子中部。早年因寺立塔,故塔以寺得名。三塔距离下关14公里,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原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762年,唐朝第四位皇帝(除去武则天殇帝以外),在位44年,终年77岁);于唐咸通年间(唐懿宗李漼;公元833年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在位14年,终年41岁)烧毁,只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底宽9.9米,现存高度69.13米,16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塔以白灰涂面,每级四面有龛,相对两龛供佛像,另两龛为窗洞。塔内装有木骨架,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循梯可达顶层,从瞭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全貌。塔顶有金属塔刹宝盖、宝顶和金鸡等,底部镶嵌着镌刻在大理石上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此为沐英后裔明代黔国公孙世阶所书。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即位于此,每字1.7米,笔力雄浑苍劲,气势磅礴。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

    南,北二小塔在主塔之西,与主塔等距70米,南北对峙,相距97.5米,均为五代时期大理国所建造。两塔形制一样,均为10层,高42.4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外观装饰成阁楼式,每角有柱,每级设平座第46级有斗棋,顶端有镏金塔刹宝顶,华丽非常。每层出檐,角往上翘,不用梁柱斗拱等,以轮廓线取得艺术效果。塔通体抹石炭,好似玉柱擎天。

    目前的三塔周围已经不似十几年前的景色,多事的人们在三塔前面建设了大门(使人不能从外面看到三塔),而在三塔的后面,花费大量资金沿着苍山建设了一片佛家寺院(崇圣寺),一座没有和尚的大寺庙,美其名曰是恢复被烧毁的寺庙,但我看是有敛财之嫌,新建的不伦不类的佛家寺院,使原来一汪清水旁的三塔失去了以往的清修。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崇圣寺前的十鸣蛙。用手拍击该石发出阵阵好像蛙鸣的声音。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2、崇圣寺

    崇圣寺原在三塔之西,靠苍山一面,其山门距三塔主塔约120米,是南诏国第10代王劝丰右时(公元824859年)所建,时为南诏国后期。南诏国中期崇佛之风兴起,到劝丰右时已达极胜,佛寺遍于云南内,有小寺3千,大寺8百。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因此,大理国就有“佛国”、“妙香国”之称。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当时,大理地区对观音崇拜极为胜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帝王出家为僧的事并不多见。而宋代地方大理国,22代国王中,就先后有9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9位国王,不爱江山,不贪俗尘,来此出家修行。加之金庸的天龙八部,更使的这间皇家国寺,充满着传奇色彩。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背靠苍山,面临洱海的崇圣寺大殿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3、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位于苍山脚下,距大理市下关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大理城的规模壮阔,方围12里,原城墙高7.5米,厚6米,东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城中间有一钟楼,可登高浏览全城。如果说,自治州首府下关给人以繁盛、喧闹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则是古朴而幽静,只是近年来由于旅游盛行,商业的氛围使其日益喧哗。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城中最著名街道的是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当年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并由此得名,但如今早已是国人天下了。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五华楼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洱海清晨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清晨的蝴蝶泉,五朵金花们已经上班了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美丽的四角梅,这是云南省的特色花
ZYZ1305-滇西北行(1)-大理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