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鸣:2万亿成交时刻:洞察短期风险,紧握中长期机遇
(2025-02-21 15:16:14)2 万亿成交时刻:洞察短期风险,紧握中长期机遇
昨日,我们指出短期内指数或有反复,AI 应用端及 AI +
板块有望成新机遇。今日市场表现证实了这一判断。受人民币大涨、阿里巴巴业绩超预期影响,市场情绪高涨,港股与 A 股放量大涨,成交突破 2
万亿,中国资产迎来狂欢。
港股高开高走,恒生科技指数创 3 年新高,恒生指数突破去年 10
月 7 日以来高点,带动沪深两市上行。科技股与证券板块发力,推动两市全线上扬。中概股走强,与港股、A
股联动,共同构成中国资产的狂欢。市场强势源于人民币升值和阿里巴巴的带动。高盛预计,经济增长和信心提升将使中国股市估值提高 15% -
20%,吸引超 2000 亿美元资金流入。阿里巴巴季度资本开支环比大增 80%,未来三年在云和 AI
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过去十年总和。
然而,狂欢背后暗藏隐忧。阿里巴巴及港股市场短期内或有见阶段顶迹象。近期阿里巴巴股价大涨,成交额大幅释放,出现多个跳空缺口,与去年 9
月底到 10
月初的阶段见顶表现相似。港股科技股热潮带来阶段性压力,交易过热,部分科技股估值过高,资金过度集中,一旦市场调整,可能引发大幅波动。
港股与 A 股联动性强,港股回落将影响 A 股。今日 A
股分化,科技股上涨受港股带动,若港股因交易过热回落,A 股将受抑制。此外,A
股自身存在技术面压力,部分指数和个股出现顶背离,创业板指创新高,但 MACD 指标未同步,调整风险正在积累。
海外方面,特朗普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大,关税威胁影响全球市场。若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全球汽车产业链将受冲击,欧洲和美股成分股企业业绩预期下滑,A
股也将受到波及。美欧主要股指创新高,回调风险积聚,一旦调整,A 股难以独善其身。国内方面,A
股上涨依赖政策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佳或节奏放缓,市场将面临调整。经济数据虽整体向好,但工业增加值、消费数据等若不及预期,将引发市场担忧,导致资金流出股市。
尽管近期市场表现强劲,但投资者需警惕短期风险。港股交易过热,A
股面临技术压力,海内外干扰因素仍存。不过,基本面修复、流动性充裕,中国资产重估,市场整体向好趋势不变。短期投资者可适当减持观望,中期可战略配置中国资产,若市场回撤,可考虑加仓。短期关注低位
AI 应用及 “AI+” 领域,中期对科技、消费等政策受益方向进行组合配置,把握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