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财经股票巨丰投顾 | 
深沪两市股指无视海外市场强势反弹、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和机构抱团股的逼空上涨,在绝大多数行业细分指数由升转跌风险释放下,给出冲高回落放量调整阴线,为小周期酝酿C浪调整结构的弱势走势,提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盘口看,猪肉、有机硅、农林牧渔、日用化工、旅游、造纸、家居用品、酿酒、银行、酒店餐饮、钢铁、工程机械等为代表的少数行业指数领涨居前,资金规模性净流入,平均波动率超过1%,对指数形成做多贡献值。但,电器仪表、安防服务、光刻机、超清视频、半导体、航空、IT设备、汽车电子、大数据、氮化镓、芯片、无人机、文教休闲、运输设备、矿物制品、通信设备、船舶、元器件、软件服务、保险、食品饮料等板块恐慌杀跌,资金规模性流出,对指数形成较强做空影响和冲击,此为导致股指冲高回落的核心和关键。
沪指看,上攻遇阻3550出现回落,并伴随成交量略有放大,明确杀跌动能强,后市有展开二次探底或C浪结构可能性;结合深市三大股指都冲高回落的普跌风险释放情况,明确过于极端的一九、二八行情,已经极大程度打破了资本市场的内在平衡结构,并破坏了资本市场长期形成的内在规律。多空能量比看,动辄超过千家上市公司普跌和大跌,凸显市场流动性风险在加大。从大涨超过9%个股59家,大涨超过5%个股148家,大涨超过3%个股293家,大跌超过9%个股40家,大跌超过5%个股351家,大跌超过3%个股1265家的数据情况看,投资者风险偏好急剧下降,过度两极分化已经深深伤害了二级市场投资者,并大概率事件导致市场参与者将减少。
笔者认为,如是二级市场过度极端化运行,不利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毕竟,目前单边上行的所谓“核心资产”,全球化企业并不多,甚至相当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估值都远超合理价值区间。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过度鼓吹和博傻交易所谓的“核心资产”,投资风险是非常大的,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也是有风险的。 
消息面上,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2021年-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科技部发布《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到2025年,部分高新区实现碳达峰。多地明确时间表、任务书,打造清洁能源等产业集群,培育高质量发展绿色增长点。广东银保监局助力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助力增强投资增长后劲,推动广东消费扩容提质,助力广东“贸易强省”建设。推进深化改革政策落地,进一步优化湾区金融机构体系,深化金融服务创新。
区域经济方面,北京市强化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在线教育等高端产业数字化集群,聚焦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推进生命园三期规划建设,推进医药健康领域国际合作;广东召开现代种业发展交流座谈会,对标国内外最高水平,要从固优势、破卡点、补短板三个方面,进行全产业链谋划,推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快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选育一批优势特色品种,建设现代化种业基地,加强资源和数据共享,培育壮大优势种业企业,推动广东省种业高质量发展等,明确有国家顶层设计利好驱动的战略方向,才是2021年一季度资金聚焦方向,也是个股趋势行情之所在。
笔者认为,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27670.24亿元,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6.6%、上半年的0.1%,提高到全年的3.1%,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进一步增至10272.7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1%,共建成5G基站4.65万,已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等,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占比不断提高,有利2021年开启“十四五”规划,并推动“科技创新”。笔者认为,今日的资本市场出现大科技投资主线的全面恐慌杀跌,是非理性的,是没有立足基本面根本的情绪宣泄,不具备有长周期持续性。
建议二级市场投资者,勿以短期股价波动影响对上市公司的合理判断。尤其是不少行业龙头公司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都大幅增长,且股价都经历了长达几个月的技术调整情况下,越是这种恐慌杀跌,越是需要理性和冷静,不要割肉在地板价位置。维持中长线看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半导体、芯片、光刻机、设备和材料、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疫苗等板块的判断观点,好公司逢股价大跌低吸布局,只输时间不输钱。
附:指数日线分析图解
(上证指数日线分析图解2021-2-3)
(中小板指数日线分析图解2021-2-3)
(猪肉指数日线分析图解2020-2-3)
(芯片指数日线分析图解2020-2-3)
来源:好股票
作者:张翠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