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破3000点是大概率事件超预期增量资金或涌入A股

(2019-03-03 21:50:49)

作者|毕然,微信公众号:巨丰投顾(ID:jfinfo)

https://zmtimg.dfcfw.com/b860c1b981dbe88bb760a926be6e8628.em/art

本周一,上证指数放量上涨150余点,创出近几年的涨幅新高,在历史上也可以排在前列。几乎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多年不看市场的股民开始重新关注市场,中午在外用餐的时候会听到有人谈论股市。而就在年初,大部分投资者还在讨论指数到底要跌到哪里,2月初的时候大部分投资者还在怀疑2440点是不是长期底部,可到了3月初,指数已经来到了3000点附近。

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上涨,在欢乐中结束,这是一句市场的经典名言。3000点从技术上来说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位置,但确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点位,远远要比2900、2800点这些整数关口要重要的多。有些人认为目前是牛市的起点,也有人认为行情可能会到此结束,而且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最终的答案要交给市场解答,但是在3月份的行情中,突破3000点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https://jfinfo.oss-cn-beijing.aliyuncs.com/uploads/image/201903/1c98a2db-7796-43f1-883d-c43a4164b2fb.png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3000点附近市场中的故事。2017年初,指数历史上第一次来到3000点。这波行情的起点是2005年6月的998,到了06年底市场开始加速。上图中第一个方块是07年1月初的行情,当时在3000点下方指数遇阻回落。随后在2月底指数突破3000点后,出现了一根大阴线,很多分析人士认为会形成M头或者头肩顶的形态,而监管层也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给市场降温。但随后的市场并没有因为利空形成拐点,经过一段横盘之后再次发力,最终创下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突破的历史高位6124点。

https://jfinfo.oss-cn-beijing.aliyuncs.com/uploads/image/201903/7a83c476-ce32-4184-b27a-d331b3cfc29a.png

2014年底,指数在金融股的带动下出现了强势的上攻。在刚刚突破3000点后就出现了一根放量阴线。尽管这一次监管层并没有对市场进行打压,但是当日的放量巨阴还是让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阶段性行情结束。随后的行情我们也知道,指数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上涨到5178点。

从历史的行情中,不难发现3000点附近容易引发市场的巨震,却并不是行情的终点。所以在接下来的行情中,或许我们又会遇到一根放量阴线,而这根阴线可能会让投资者踏空接下来的行情。

本周两市的成交额有3个交易日都突破了万亿,而大量的场外资金开始跑步进场。2月27日,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壹号)职业年金计划第一笔缴费已划入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受托人的壹号计划受托财产账户。2月28日,该笔资金已通过购买养老金产品的方式入市,标志着酝酿了两年之久的职业年金正式开启了市场化投资运营。目前职业年金实账积累的规模约7488亿元,未来每年的新增规模约1870亿元。由于职业年金投资股市初始投资比例不会太高,预计将给A股带来约520亿元至750亿元的增量资金。

外资方面,明晟公司(MSCI)宣布将扩大中国A股在MSCI全球基准指数中的纳入因子至20%(当前为5%)。这将分三个阶段落实,5月份扩大至10%、8月份扩大至15%、11月份扩大至20%。11月份,将把中国A股中盘股纳入MSCI指数。相关专业人士表示,之前明晟公司预计5%的纳入因子会带来22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流入,但其实我们四季度最新统计的数据是已经达到了460亿美元。此外,这5%纳入因子所带来的增量资金中主动资金约占80%至85%,说明境外机构投资者对A股的看法要远比国内投资者更加乐观,主动地超配了A股市场。明晟预料纳入因子提高到20%后,预计将吸引逾800亿美元资金流入。但事实上,自A股纳入MSCI以来,外资流入量、主动资金占比及MSCI纳入权重的提升速度均远超市场预期,因此,我们预计纳入因子提升到20%所带来的增量资金很可能会再次超过市场预期。

文章来源:巨丰投顾

作者:毕然 执业证书:A0680618110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精挑每日重要公告,筛选时下热点题材,紧跟主流投资趋势,把握最新市场良机!关注“每日金股预测”公众号(jf-jgyc)提前挖掘投资新主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