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手书《永嘉证道歌》


憨山大师(右)
六祖大师(中)
《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
憨山大师

憨山大师法名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明金陵全椒县古蔡浅人(今安徽和县绰庙先锋村)。俗姓蔡,生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大师幼结佛缘,十二岁寻佛金陵报恩寺,十九岁出家,尤其历经千辛万苦重修南华寺,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兴祖庭宗师。大师一生致力于佛教研究,著作累累,弟子万千。

明天启三年(1623)十月十一日,禅师世缘已尽,圆寂于南华禅寺,世寿七十八岁。大师的肉身法像现供奉于广东南华寺内。

明中叶,自明宣宗至明穆宗共一百多年,佛教各宗派都衰微不振。自明神宗万历时期,佛教中高僧辈出,形成了佛教在中国复兴的繁荣景象,憨山大师、云栖(即袾宏)大师、紫柏(即真可)大师、蕅益(即智旭)大师四高僧便是其中的巨擘。

憨山大师十九岁出家,到栖霞山学习禅法,后又学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此后,大师云游各地,影响也越来越大。万历元年(1573),他来到五台山,喜爱五台山的神奇秀丽,便以此为号。

明万历十四年,明神宗把《大藏经》十五部送给天下名山寺庙,太后将其中一部送给正在东海牢山(青岛崂山)的憨山大师,朝廷在牢山建立海印寺,特请憨山大师主持。万历二十三年,憨山大师因“私修”庙宇获罪,被充军到广东雷州。他在广东继续弘扬禅宗,并到六祖慧能的曹溪宝林寺说法,主张禅宗与华严宗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憨山大师在粤五年,竟名满大江南北。

随后,憨山大师获准回牢山海印寺,著有《法华经通义》、《庄子内篇注》等十余种,涉及佛道儒三教,其弟子还汇篇了《憨山梦游集》五十五卷、《憨山语录》二十卷。憨山大师于天启三年(1623)年圆寂。世寿七十八岁,至今肉身尚存南华寺,为后人礼拜供养。

大师著作甚丰,不拘一家之言,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中,开创新风,影响至为深远,主要著作有《华严纲要》八十卷、《楞严经通议》十卷、《法华经通义》七卷、《净土会语》、《老子道德经注》、《春秋左氏心法》及《大学纲目决疑》等。其门人汇编成《梦游全集》,已分别收入《大藏经》及四库全书。

在诗文书法方面,大师皆有造诣,少时,与雪浪洪恩禅师翰墨交游,晚年展纸信笔,一一出自光明藏,都无思议;其书法师尚唐人欧阳询、虞世南,善行草,下笔平稳、含蓄凝炼、秀润中和,于平淡中见功力。尝刺血书《华严经》,有行书《怀净土诗帖》等流传。

大师出笔入笔间秀润风雅,笔画不带火气,字距上也留有余韵。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鄂(2022)0000095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