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书法思考
楷书是接受度最高、最为成熟的书体,但最早的楷书形态是什么样?我们看到的古代书法经典中,楷书大多是以碑刻的形式出现的。但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不断出土,也刷新着人们的认识,原来很多书法在刊刻的过程中,与古人毛笔书写的真实面目有着很大的差距。
高昌墓砖:最真实的魏碑书法风貌
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我们熟知的魏碑书法中。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地区,曾出土一批晋唐时期的墓砖,与我们通常所见的墓志不同的是,这些墓砖有很大一批是直接写在烧制好的砖上,并没有经过镌刻。所以,这些文字基本反映了当时书法最真实的样子。
1
观音,亦称观世音、观自在,为大乘佛教菩萨。佛经说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因而信奉者甚众。本书共辑录唐、宋、元、明、清五朝名家手绘观音圣相144轴,其中包括吴道子、贾师古、赵孟頫、仇英、徐渭等一批我国绘画史上的典型人物,基本反映了观世音画像的传承演变脉络。书前有印光大师序言,书后有朱庆澜、潘树声、叶恭绰、缪镛楼、江谦等人的题辞。
近代实业家张謇因四十多岁尚无子嗣,张母每岁于狼山观音岩求子,后来果然如愿。为报观音送子之恩,张謇着经造像,改建观音禅院,并将台州人张摩诃寄藏的一百多轴观音画像“易故殿宇,建阁三层”,张謇去世十多年后,面临日寇侵华的劫难。为了使这批佛门至宝免遭涂炭,佛学家费范九将画轴密运上海。用上等宣纸、珂罗版精印了这批名画壹仟部,起名曰《历朝名画观音宝相》。
名师书法指南
《草书写法》
作者:邓散木
草书是我国传统书体的一种,它用减缩笔画、连接字形、并借偏旁等方法,突破了汉字的繁琐笔画和方块体势,书写起来比行书更简便、快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汉字的书写效率。但草书的写法和变化很多,不易辨认,多少年来便已成为专供欣赏的书法艺术而流传下来。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试图用简单的发类、比较等方法,介绍一些草书的最基要的写法,使它能被更多的人辨识,以至适当地书写使用。
编写原则以草书的正规写法为经,变化写法为纬。内容分为八个部分:首列偏旁写法,分专用借用两类;前
来源:壹书法
“三苏”并称始见于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苏轼的书法堪称一流,也因此,其家人的书法之名或被其掩盖,或囿于苏轼书法不能前行,但即便如此,苏氏三代人笔下留给我们的亦然是纯然的书卷气息,今天,搜集到苏轼以外的三代人书法,以飨诸友。
来源:旃檀精舍
描绘东晋元兴元年(402),僧慧远与刘遗民等百余同道在江西九江庐山东林寺创立白莲社,专以念佛为修行法门,共期往生西方净土的故事。同类题材的莲社图在上海博物馆亦藏有一卷,对照二图,可知其所表现的故事情节、人物动态及组合等基本相同。唯上海博物馆藏的横卷故事情节采从右至左顺序描述,此竖轴则是从下至上的方式展开。
来源:旃檀精舍
鬼子母是佛教艺术系统中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神,属于四大天王之众,为佛教护法神二十诸天之一。“诸天”是诸位尊天的简称,也是神的异名,是佛教五趣之一、六道之一、十界(又称“六凡四圣”)之一。唐朝藏《金光明经疏》说:“外国呼神名为天。”二十诸天的名称都本于印度神话,第十五位就是鬼子母,又译作诃利底、迎利帝、诃利帝母,亦作欢喜母、爱子母。原为一外道鬼女,
来源:南山供秀
山西是古代寺观遗存最多、保存较好的地区,而双林寺则是古代佛教雕塑极为精美、类型极为多样的佛寺。双林寺在山西省平遥县城西南七公里的桥头村北侧,建筑历遭千年的风雨兵燹之患。到元末,殿楹损坏、庑廓倾颓。因此,明景泰、天顺、弘治、正德、隆庆年间以及清道光、宣统年间都曾大规模地重建或重修,现存庙宇主要为明代和清代修建。
双林寺坐北朝南,寺院南墙有券拱门,即山门。除山门外,中轴线垂直排列有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佛母殿及配殿共十座,组成前后三进院落。各殿满布彩塑,大者丈余、小者尺许,共计2052尊,完好者1566尊,彩塑中以天王、罗汉、观音菩萨、供养人等塑工
来源:灵隐寺
悉达多太子出家前夕
2世纪,犍陀罗艺术
规格:26×46.7×6.5 cm
片岩浮雕,大英博物馆收藏
悉达多太子逾城出家图
来源:北经
曾作为道场的北京
以及消逝的寺庙
北京曾经有多少座寺庙呢?
据统计,自1750年至1950年这二百年间,在北京内城——明永乐皇帝迁都后最早修建的城域,即旧城“凸”字形上端部分——不到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少曾经存在过1500座寺庙。
这意味着,平均每平方公里大约坐落着40座寺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站在当时北京内城的任意一点上,距离自己差不多150米的地方就会有一座庙。
一条常见的300-500米的胡同里,差不多应该有两三座庙。这个
来源:坦腹斋
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