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2023-01-26 10:42:37)
佛像雕塑艺术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传)张僧繇 鱼篮观音图

弗利尔美术馆藏品


张僧繇,画家四祖之一,擅采用凹凸晕染法写真、顼道人物,用“疏体”画法。本画线条简洁流畅,形神备至,不似《二十八宿神行图卷》等摹本线条拘谨、形象呆滞,应断为真迹。如是,则此便为世上孤本了。

画中观音如绝世美女亭亭玉立,风中侧头,关爱的目光落在篮里的红鱼上。鱼下垫着的水草更细致地表现了观音对鱼的无微不至的爱心。

白净的双脚一如她白净的肤色落在尘土上,代表纯洁入世。把鱼画成红色,那是画家的绝妙构思。不仅是观音要关注鱼,画家更想看画的人注意它。鲜活的鱼,代表的是生命本身,应该活在水里——适合生活的环境中。观音要把鱼带到哪里?对!离开这只有风尘的现世,到“有水”的地方去。观音右手挽篮,左手挽带,暗示不仅要超度众生,还要超度自己。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敦煌绢画:

如意轮观音菩萨图

敦煌出土 绢本设色

尺寸:71.5 x 60.7 cm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如意轮观音是密所传六观音之一,其图像一般为六臂相。至于其手持之宝物及印相,则依经轨不同而有多种差异。据《如意轮瑜伽念诵法》所示:如意轮观音具六臂,全身金色,头上结宝顶髻,戴庄严冠,以示庄严。

冠中化有阿弥陀佛,住于说法相。六臂表示能游于六道,以大悲心解除六道众生各种苦难。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

九世纪 晚唐敦煌绢画

绢本设色

尺寸:165 x 125.3 cm

印度国家博物馆收藏

斯坦因敦煌绢画


这是一幅极其精美、描绘细致、色彩鲜艳的九世纪晚唐绢画,出自敦煌莫高窟第17窟。图中央大圆光中,主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结跏趺坐于精美莲座之上,顶有华盖,头光由尖形光芒重叠组成,外圈为蓝色火焰纹。

观音菩萨头戴宝冠,顶有化佛,眉间有白毫。面庞圆润、五官秀美,神态安详、法相庄严。身佩项圈、璎珞、臂钏、腕钏等饰品庄严全身,斜披红色络腋。胸前上二手各拈长茎莲花,中二手当胸合十,下二手置于腹前结禅定印。身侧各手执日轮、月轮、莲花及净瓶等不同持物。身后有无数双小手,每只手画有一眼,组成圆轮背光,外圈绘红色火焰纹。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十世纪密绘画:

不空绢索观音曼荼罗图

法藏伯希和敦煌绢画

绢本设色

尺寸:115 x 65 cm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此图为十分稀有的密十世纪绘画,全图分为上中下三段,上、中段属于金刚界曼荼罗图。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引路观音菩萨

此画发现于敦煌藏经洞,斯坦因所搜藏之图像,系唐末之作品。

菩萨身以璎珞天衣庄严,其右手持柄香炉,炉中出香烟一缕,烟中有五彩云,云中现净土宝楼阁。左手持莲华,华上有宝幢。其身后有一女人随从。图之右上方,书‘引路菩’三字。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英藏敦煌唐代麻布画: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

麻本设色 唐代 8世纪末~9世纪初

规格:101 x 102.5 cm

大英博物馆收藏

斯坦因绘画


面相丰圆,头戴宝冠,冠中有阿弥陀化佛像。斜披天衣,腰系长裙,璎珞环钏饰身,神态端庄。身内两侧伸出40只大手,各持法器、法物。

其他千手各有一眼,巧妙地组成圆形法光,配做观音的背光,看上去像莲瓣编成的大花环,又像发出万道光芒的红日,在无数只眼和手构成的花环和红日之中,观音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五代 白衣观音

绢本,设色,纵52cm,横55.2cm

敦煌藏经洞出土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白衣观音又名白处观音、白住处观音,是观音菩萨呈现的诸多相貌之一。白色喻纯净,象征菩提之心,表示观音胸怀菩提之心。

据《观世音现身种种愿除一切陀罗尼》经中说,供养此观音时应用白净的细布画观世音形像——身着白衣,坐莲座上,一手持莲花,一手提净瓶。据说诵念白衣观音经咒后白衣观音即可出现,而且能随供者所欲求愿悉得。因此,白衣观音也是密宗经常供奉的观音菩萨之一。

中国古代许多画家都曾画过白衣观音像,元、明以后这个题材较为流行。在敦煌遗画中,白衣观音像并不多见,此画为国内仅见的早期作品。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温县慈胜寺壁画

纳尔逊博物馆


画面中春蚕吐丝般紧劲铁线所表现出的高超造型技巧令人叹为观止:菩萨那华腴丰满的肌体、婀娜多姿的体态、烂漫如花的手姿、当风飘举的吴带、玲珑剔透的头光以及浓淡相宜的敷色,皆令观者目炫神迷。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北宋佛画:水月观音菩萨像

十世纪乾德六年(968年)北宋佛画

绢本彩绘 尺寸:106.8 x 58.9 cm

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收藏


主尊水月观音结跏趺坐,化佛冠,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柳枝,榜题“南无大悲救苦水月观音菩萨”,下方两侧各一身供养菩萨,榜题均为“持花供养菩萨”。

此画下方有一篇基本完整的《绘观音菩萨功德记》,尾署“于时干德六年岁次戊辰五月癸午朔十五日丁酉题纪”,时为968年。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敦煌绢画

十世纪 十一面观音菩萨图

绢本彩绘

尺寸:101.5 x 60.7 cm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此画是朝廷官员程恩信为已故大乘寺坛头阁梨妙达供养敬画了此幅十一面观音像。画面下部供养人画像,画一男供养像一女供养像对坐,于一矮几上。右侧为一比丘像,身后立一小比丘尼像。题记:亡姊大乘寺坛头阇梨妙达邈真一心供养右侧男供养像,身后立一小孩供养像:信士弟(子)衙前节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程恩信奉为亡姊敬画功德一心供养。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吉美博物馆藏敦煌北宋绢画

十世纪《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图》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

彩色绢画

规格:189.4 x 124 cm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此图上部中心有圆轮背光,圆内观音菩萨头顶化佛宝冠,跣足直立于置在供坛上的莲座上,四十二只大手对称地各持法器、宝物,其中肩上一双大手,一手举红色日轮,一手举白色月轮;胸前双手合十;另有双手胸前作说法印,还有两手腹前作“法界定印”。

圆内有无数只有眼小手组成观音的背光,圆外四周由上而下对称地画出观音的部众眷属:最上层为四大天王,向下是大辩才天女、婆薮仙,再向下中间供桌上置香炉供养,两旁为日藏菩萨、月藏菩萨持供盘,再两旁是火头金刚、碧毒金刚、大神金刚、密迹金刚等。

观音下部中间为供养发愿文,右为水月观音像,左为女供养人画像。整幅画面构图巧妙,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对称均衡,人物生动,色彩鲜丽,虽然历经千余年,如同新画一样。绢画真实地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庄严妙相、慈悲仪容。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敦煌北宋绢画 不空羂索观音菩萨像

北宋绘画 绢本着色

尺寸:84.0×64.6 cm

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这是一幅十分精美细腻的敦煌绢画:主尊不空羂索观音一面八臂,结跏趺座于莲座之上。头上顶戴化佛,左肩披着以四个小白点为一菱形组的黑色鹿皮。八臂中主要双手各于胸前持长茎莲花。其余各手分别持短颈水瓶、如意宝珠、长颈水瓶、宝印、羂索、与置膝结手印、主尊类似S型的头光是中唐以后常见于敦煌壁画中的形式,头光之上为宝树围绕的伞盖,其间宝花盛开。背光下方为菩萨端坐的大莲花,其下为植有含苞待放的莲花之方型宝池。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南宋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绢本设色 176.8x76.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观世音又称观音,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位佛教人物。这尊观音与常见的一头两手的显教观音像不同,祂的头顶共有二十六个菩萨头和一个佛头,有一千只手,每一只手的手掌中间又有一只眼睛,所以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密教观音的一个重要典型。

万顷波涛,四天王背负着一座七宝莲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十分庄严地站在台上。左右各有两位菩萨随侍,下方的天龙八部双手合什,向观音菩萨示敬。观音菩萨头戴化佛宝冠,绀发垂肩,双唇上下都有胡髭,仍作男相。但五官秀美,已流露出女性化的特质。

全图赋色妍丽,璎珞装饰和七宝莲台都描绘得十分仔细。人物衣纹线条柔劲流畅,这些特色都与传至日本的南宋佛画十分类似,是一幅难得的南宋佛教绘画精品。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牧溪和尚的《白衣观音像》

纵约173厘米,横99厘米

绢本水墨,淡彩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此图中的主角,曾被日本美术史家矢代幸雄誉为“幽婉的梦幻般的白衣观音”,端坐于溪边的岩石上,神态端庄,作冥思状。观音慈眉善目,表情安详,令人肃然起敬。

旁置净水瓶,身后石崖长有垂青野竹,间有淡淡清岚。观音衣纹用淡墨,圆润流畅而简洁;岩石用披麻皴表现,用笔秀逸,画面清幽静穆,很好地再现了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大寂寞、大关怀的心境。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榆林窟 水月观音

在门南侧还保存了一幅水月观音,也很精美,但画家笔下的这幅水月观音与另一幅相比又截然不同,特别是画中的岩石,翠绿和云彩等具有浓厚的装饰性,而且对称统一,画中描绘山水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南宋山水画技法特点,堪称佳作。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西夏佛画 水月观音

黑水城出土

十三世纪佛画

粗麻布彩绘

尺寸:68 x 48.8 cm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收藏


主尊观音菩萨呈遊戏坐姿于石座上,慈悲安祥。右侧有傾斜的山峰,左侧石桌上有內插柳枝的水瓶,石座周围绿水荡漾,右下方岸上有信徒二人,一人双手合掌祈求。从服飾特征可知,此人无疑是当时的文官形象。另一人身材高大,上身赤裸,肤色暗紅,下穿红色长裙,双手前举插有芍菊的花瓶。此人可能是一位西夏侍者。二位信徒在岸边隔水拜见观音菩萨。观音菩萨面相及头冠為藏地风格特征,其余为汉地特征。

西夏国是佛教盛行之地,西夏绘画融合了汉藏艺术风格,这幅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西夏黑水城出土:

为亡魂引路的水月观音像

十二世纪 西夏艺术 绢本彩绘

尺寸:101.5 x 59.5 cm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收藏


水月观音游戏坐于铺着条毯的石凳之上,右腿半盘,左腿蜷曲而立,右手柱在石凳上,左手搭在左膝上,表情闲雅,背靠于岩石。岩石嶙峋,岩石间两颗竹树挺拔而立。在观音的左旁石凳上放置一个净水瓶,瓶口插着杨枝。水瓶上方是站在浮云之上有背光的童子。观音被淡淡的圆光所笼罩。石凳前边是一弯河水,靠近观音前边的水中荷花绽放,象征彼岸极乐净土。而靠近另外岸边则波涛汹涌,喻指娑婆世界。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西夏绘画 十一面观音菩像

12-13世纪 内蒙黑水城出土

绢本设色 尺寸:132 x 94 cm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


此黑水城出土的唐卡配置内容非常丰富。观音带多层头光,下层主三面头光为粉红色,上层诸面头光为白色椭圆形。头光外圈有五道色彩,呈放射状,最外层的大圆红色背光极为出色。

唐卡最上端是五尊如来像,身相着色各不相同,有绿色、红色、黄色、白色、蓝色,分别对应于不空成就如来、阿弥陀如来、大日如来、宝生如来及不动如来。五尊如来下方,观音菩萨身后左右有二比丘,手结安慰印,一般认为他们是阿难和大迦叶尊者。观音两侧为四大天王;其右手一侧是东方持国天王、持伞者是北方多闻天王,左手侧是南方增长天王和持蛇者西方广目天王。唐卡底端分别是马头金刚、白伞盖佛母、摩利支天及绿度母。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元代颜辉所作:水月观音图

十三世纪 元代

颜辉 绘

立轴 绢本水墨

规格;111.13 x 76.2 cm

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收藏


此图为元代画家颜绘所作,水月观音为三十三观音之一,通常描绘其坐于临水岩石上,带大圆光。此图观音脸部圆润,神情安详,双手抱右膝,坐于岩岸上,身后为透明大圆光。观音身着透薄天衣,隐约可见臂膀。衣纹线条流畅,以淡墨表现衣褶深浅。观音右侧为蓝色琉璃器皿,中置杨枝净瓶。岩岸下为波涛江水,后有松柏盘岩及飞泉直泻。全画以水墨为主,整体色调宣淡而明快。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元代佛画:白衣观音像

挂轴 绢本着色

纵99.1 cm 横40.3 cm

奈良国立博物馆收藏


本图中的观音眉眼微吊,僧祇支提至胸高位置的相貌和衣着造型较为罕见,旁边可见带有柏叶的树木,这些对普陀落伽山景观的描绘与中国宋元代以及日本镰仓至室町时期大量描绘的图像稍有不同。

在其它作品中也可见对定式部分进行改变的容姿,因此在常规普陀落伽山白衣观音图像出现之后,这些即被视为非常规的作品。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法隆寺金堂观音

绘制于公元700年前后的法隆寺金堂壁画,是飞鸟时代现存唯一的佛画。这些壁画是遵照释迦佛天界、阿弥陀佛天界、弥勒佛天界、药师佛天界的佛教说话,在金堂四面大壁共十二面壁上绘制而成的,这是日本最古、最大规模的佛画群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平安时代佛画:

船中涌现观音菩萨像

高野山 龙光院藏

平安时代

国宝 绢本

纵79.4厘米 横41.8厘米


据说就是在延历23年空海入唐乘船遇险时观音于风雨中涌现化解船难的画像。此尊观音造像与一般颇为不同,手执莲花,头戴宝冠,怒目扬眉站立在一个木质的漆器台座上,壮硕丰满的身躯披着淡金黄色的长袍,在风雨中飘动着,双袖茸茸的的羽毛也随着飞扬,充满了速度与动感,衣服纹饰承袭唐代的截金法描绘精细的纹样。

历代名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上)

平安时代:准胝观音

绢本着色

103.4×47.4

平安时代 12世纪


本作品的准胝观音身体涂白,以朱线勾勒轮廓。宝冠上贴有金箔,墨线勾勒,头发涂略带灰色的淡绿色。衣裙及莲华宝座为略显灰色的白色及淡褐色、淡青、淡绿等,多用混有白色颜料的中间色。轮廓线也用墨线勾勒,装饰台座的花瓣类的轮廓为白色线。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