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棕色梯的操作说明

标签:
教育蒙氏教具蒙氏教育蒙特梭利育儿 |
分类: 蒙特梭利教具 |
http://s15/mw690/002R3dRZgy6PiLfUI1M6e&690
【产品描述】
棕色梯(由10个长度均为20
进口高档实木(榉木),优质环保油漆,良好的表面处理。
白盒包装
【教育目的】
1. 直接目的:
通过视觉的辨别了解物体的粗细。
2.间接目的:
a.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及专注力。
b.发展肌肉运动的控制能力。
c.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d.为书写做间接准备。
【操作使用】
1.与幼儿一同取来地毯,将地毯铺好。
2.引导幼儿至教具柜前,向幼儿介绍教具的名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棕色梯。”
3.示范拿取棕色梯的方法:粗的棕色梯需左手托住底部,右手抓住棕色梯上方,细的棕色梯用右手握住。
4.指导幼儿从小到大,一一将木块取出散放在毯上。
5.老师坐在幼儿右侧。
◎基本操作
序列练习——按粗细顺序排梯
1.普通名称练习:取来一大、一小(对比强烈的)两块梯块进行三段式名称练习:
|
教师 |
儿童 |
第一阶段 |
这是粗的、粗的 这是细的、细的 |
粗的/细的 |
第二阶段 |
哪一个是粗的?(把粗的拿给我。把粗的放在这里。) 哪一个是细的?(把细的拿给我。把细的藏起来。) |
回答问题。 |
第三阶段 |
这是怎样的? 这是怎样的? |
是粗的/细的 |
2.将梯块按依从大到小的顺序摆好:
询问幼儿:“比一比,哪一个是最粗的?”请幼儿将最粗的梯块选出。老师将其置于地毯左上方,排列方式以幼儿可以看到底面面积变化为准。再请幼儿找出剩下梯块中最粗的一个,置于前一个旁边,如此由粗到细,将棕色梯摆好。
3.动作要慢,两个梯块之间靠紧。
4.摆好后,请幼儿用双手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抚摸梯面。
5.用最细的一块沿每个梯块的边缘比较差距。
6.询问幼儿愿不愿意试试,请感兴趣的幼儿操作,给幼儿反复练习的机会。
7.熟练后,可进行序列的名称练习:取3个梯块——最两端的2个和中间的1个,以三段式名称练习法引导幼儿:
|
教师 |
儿童 |
第一阶段 |
这是粗的、粗的 这是细的、细的 这个比这个粗,比这个细 这是它们中间最粗的 这是它们中间最细的 |
粗/细 比这个粗,比这个细 最粗/最细 |
第二阶段 |
哪个比这个粗?哪个比这个细? (把比这个粗的拿过来。把比这个细的放在这里。) 哪一个是最粗的? 最细的是哪一个? (把最粗的拿给我。把最细的藏起来。) |
回答问题。 |
第三阶段 |
这是怎样的? 这是怎样的? 这是怎样的? |
最粗的 最细的 比这个粗,比这个细的 |
8.操作完毕后,请幼儿按取时的方法将梯块逐一放回教具柜原处。
序列的延伸——戴眼罩练习
准备材料:棕色梯,地毯、眼罩。
活动提示:
1.请幼儿将梯块顺次取来散放在毯上。
2.老师戴上眼罩示范进行“按粗细顺序排梯”的操作(参看“基本操作”部分)。
3.询问幼儿:“你能像我一样把梯排好吗?”。
4.请感兴趣的幼儿操作,操作有困难时,老师可用语言提示。
序列的延伸——归位练习
准备材料:棕色梯,地毯。
活动提示:
1.请幼儿取来梯块排成梯形。
2.请幼儿戴上眼罩(或把眼睛闭上),从排好序的棕色梯中任意抽出一个,放在旁边,将剩下的部分整理好。
3.请幼儿摘下眼罩(或睁开眼睛),找出梯块原来的位置。
4.老师还可以将抽出的梯块藏起,询问:“哪个位置少了一个梯块?”老师将梯块放在幼儿所指位置后,请幼儿判断归位是否正确。
序列的延伸——伴随记忆的练习
准备材料:棕色梯,两张桌子(或用地毯)。
活动提示:
1.指导幼儿顺次取来梯块散置在一张桌上。
2.在另一张桌上“按粗细顺序排梯”(参看“基本操作”部分)。
【温馨提示】
1.请幼儿独立按粗细顺序排梯(参看“基本操作”部分)。
2老师:“还有别的摆放方法吗?”引导幼儿将棕色梯从粗到细竖着积高。
3.请幼儿将粉红塔立方块顺次取出。老师“我们将粉红塔与棕色梯合并摆放好吗?”
4.可以横着并列摆,也可以把粉红塔和棕色梯对应积高。
5.启发幼儿创造出更多的排列方式。
蒙台梭利认为从秩序、步骤中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秩序感并不只是显现在教具的本身,也渗透到相关的一切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孩子有秩序地取来教具,有次序地归位,活动时尊重、爱护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