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2020-06-01
(2020-06-02 22:44:00)
标签:
财经股票宏观时评行业 |
分类: 一周观市 |
经济持续修复,增长预期也改善,但前期极度宽松的流动性驱动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演绎,市场的核心驱动转向增长。增长整体延续修复,权益市场结构好于总量,布局确定性的增长点。相对而言,固收的性价比较低。6月要对外部冲击保持高度的警惕,复工与骚乱对疫情的反复起催化的作用,提防美股二次调整的风险。
增长因子: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国内经济持续修复,但修复的斜率有所放缓,基建、地产修复较快、后续看好,消费有结构亮点、高科技板块表现较好,外需的修复和政策的落地效果是后续影响增长弹性的关键。
通胀因子:4月CPI和PPI同比增速下降幅度超预期,不过预计环比跌幅将明显收窄,PMI中价格开始出现积极信号。目前仍然没有出现通胀的信号,市场不必担心。
流动性因子:债券供给放量逐渐缓和,央行重启逆回购,主要是短期调节资金面,不意味着重启新一阶段的宽货币,资金虽然整体仍相对宽裕,但流动性的边际支撑有所减弱,政策重心放在宽信用上。短期关注人民币贬值对流动性的冲击。
政策因子:国内改革政策、尤其是金融改革政策在不断推进,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从而为推动科技创新、扶持高科技企业融资的目标很清晰。外部的扰动和不确定性也较此前有明显的提高,对科技领域有针对性的打击,但长期来看这促使我们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建立科技创新内生发展机制。
美国复工、骚乱催化疫情的反复,加大海外风险的波动,冲击人民币资产的稳定。
债券:弱复苏宏观背景下短期利率趋势性下行阶段逐渐接近尾声,货币政策的重心转向宽信用,央行重启逆回购,但主要是短期调节资金面,不意味着重启新一阶段的宽货币,目前债券的性价比一般。即使乐观者也不必要加仓,悲观者可以有序撤退。
A股:目前政策环境相对友好,但与之前数周不同,海外需求预期开始有所反复,中美关系出现扰动。交易层面未出现进一步的利好信号。综合考虑,在月度配置的基础上小幅调低A股比例,重视竣工产业链。
港股:经济基本面受益于国内经济修复,但对立法和外部干扰的风险暴露较大,事情后续演绎尚不明确,短期适当降低港股仓位。
原油:OPEC+新一轮减产正式开启,全球疫情有所缓解、需求有望缓慢复苏,国际原油供求关系边际改善,预计油价将有所修复。加仓原油。
黄金: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偏积极,低通胀对金价有小幅支撑,增长和流动性状况也边际有利于金价,海外不确定性增大了黄金的避险功能。战略性做多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