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相持——2020-05-25
(2020-05-28 19:40:00)
标签:
财经股票宏观行业时评 |
分类: 一周观市 |
目前的宏观场景仍为增长上行、低通胀稳定、流动性宽松与制度红利逐步释放的时期,但弱复苏在外部冲击下不确定增大。多风险资产布局处于战略相持期。
经济持续修复,增长预期也改善,但前期极度宽松的流动性驱动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演绎,市场的核心驱动转向增长。增长整体延续修复,权益市场结构亮点好于总量,增长对风险资产有支撑但还不够强。需要关注部分板块定价相对充分、风格切换的可能。固收市场方面,利率债从趋势机会转向交易性机会,关注信用利差修复机会。需求修复预期下大宗商品短期触底反弹,关注大国博弈、疫情和海外不确定性风险。
未来的核心资产在主导产业。一方面,政府明确主导产业在新不在旧; 另一反面,在市场自身的残酷竞争下,一部分传统产业将会彻底退出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低等级的信用债将会引发局部的风险。在新兴产业被确定为未来的主力时,泡沫化将是必然的过程,风险资产享受高估值的红利后,低风险的资产慢慢退出战略性布局的行列。
从结构来看,疫情以来,权益市场对以医药和必选消费的韧性,以可选消费为代表的经济从底部修复的弹性和以新基建、建材为代表的政策都进行了相对充分的演绎,市场的分化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需要关注分化收敛的可能。从宏观数据来看,目前消费维持前期景气,基建、地产景气度提升,高科技景气度修复较快,但外部冲击不确定性增大,政府对传统消费的扶持力度低于预期。因此,需要重视消费透支的风险。
A股:目前政策环境相对友好,但与之前数周不同,海外需求预期开始有所反复,中美关系出现扰动。交易层面未出现进一步的利好信号。综合考虑,在月度配置的基础上小幅调低A股比例,若出现科技股的拉高兑现部分收益。
港股:经济基本面受益于国内经济修复,但对立法和外部干扰的风险暴露较大,事情后续演绎尚不明确,短期适当降低港股仓位。
债券:弱复苏宏观背景下短期利率趋势性下行阶段逐渐接近尾声,走势趋于震荡,但整体仍将维持相对宽裕。在利率短期上冲后,两会表述、中美关系扰动以及中美利差的位置为债券收益率震荡下行提供利好,但市场反应较快。保持现有仓位,不必加仓。
原油:OPEC+新一轮减产正式开启,全球疫情有所缓解、需求有望缓慢复苏,国际原油供求关系边际改善,预计油价将有所修复。加仓原油,仍然需警惕期货合约交割带来的油价波动。
黄金: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偏积极,低通胀对金价有小幅支撑,增长和流动性状况也边际有利于金价,战略性做多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