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变——2018-12-24
(2018-12-24 10:06:54)
标签:
财经股票宏观时评行业 |
分类: 一周观市 |
资产回顾
上周,国际股市加速下跌。受美联储偏鸽程度不及预期,美国政府停摆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久拖不决的影响,美股周跌幅超7%,新兴市场股市跌幅不及发达经济股市。国内重大会议期间预期波动,A股蓝筹股指跌幅较大。国内货币市场转为宽松,债市有结构性小幅上涨,利率债相对表现略好。
商品方面,对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叠加对减产效果的怀疑,导致油价大幅下跌,布油跌幅超10%,基本金属小幅下跌,国内黑色系分化,钢铁受冬储需求释放而小幅上涨,煤价因补库需求较弱而小幅下跌,农产品持续走低。美联储加息落地,美元指数小幅走跌,黄金小幅上涨。
宏观展望
海外方面:上周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点阵图显示2019年加息2次,货币政策声明也对经济、通胀做出下修,但鸽派程度不及市场预期。
国内方面: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信息,预计2019年稳增长力度有望提升,维持中美可以谈出一个降低关税协议的判断,国企改革力度加强,落脚点是两类公司和混合所有制,资本市场地位明显提升。11月基础设施投资与10月大致持平,仍处于2018年较高水平,外管局公布11月结售汇数据未显示资金明显流出。
多元资产
上周国内重大会议相继召开,无论是庆祝改开40周年大会,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传出的信息或谣言令市场颇为动荡,反映了部分市场参与者对政策的信任度偏低,总体上也有失客观与理性。预期海内外事件共振有望结束,金融市场波动有望阶段性下降。总体看,债券依然建议重配,等待权益与商品的阶段性交易机会来临。
A股:受美股下跌的情绪影响,市场对国内重大会议做悲观解读,对政策利好反映不够。短期而言,基本面走弱已在预期和估值调整的程度之内,海内外股市共振将趋于减弱。维持A股标配,结构方面偏金融与科技成长,下调消费,主题方面关注回购与5G、高铁等。
港股:美联储加息已经落地,近期美股调整幅度较大,伴随加息落地与美国政治担忧下降,美股有望企稳并反弹,由此将带动港股市场情绪。对港股保持中性配置,结构方面国企指数相对占优。
债券:央行在美联储加息前后保持了独立操作,重启逆回购和创设TMLF,为金融机构进一步注入流动性。因央行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经济增长也承受下行压力,债市依然是中长期较好的配置资产,短期看风险偏好低位或有回升,对债市或有制约。结构以中高等级信用债或长久期利率债为主。
原油:尽管OPEC+新的减产协议已经达成,但居高不下的库存令市场对全球能源供应过剩、需求疲软的担忧情绪难以消除,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也令油价继续承压,因此在供需格局出现实质性改善前油价反弹空间有限,预计年前震荡为主。保持中性配置。
黄金:美联储加息预期落地与美元指数走弱,支撑黄金小幅走强。而由于通胀预期消退,实体资金成本上升,金价也难有较大空间。综合而言,预计金价短期小幅涨跌,中期上涨空间较小。保持中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