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周观市】QE退出:请给予更多的掌声(2013-05-14)

(2013-05-15 15:50:43)
标签:

qe

财政紧缩

经济增长

股票

欧央行终于撑不住降息了,日本要把“量”化的宽松拓展到“质”的宽松,英国央行新行长会维持既有的宽松政策,看起来只有美国人在严肃地考虑退出了。

最近美国经济数据不是太好,但好消息仍不少。私人消费拉动一季度GDP增速2.2个百分点,是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新高,失业率已经降到7.5%——尽管有一部分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并且最近数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也到了几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同时,市场看起来并不在意最大的坏消息——财政紧缩。今年财政紧缩对经济的拖累是比较大的。根据高盛的估算,在拖累最大的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速会因此少2.5个百分点。但也许财政紧缩的好处在于它相对可以预见。只要私人消费、私人就业这些关键指标没有显著恶化,政府减少采购、员工下岗等,也就没那么不和谐了,毕竟这些紧缩的时间是可以算的。

这决定了联储QE退出的预期会越来越强,而国内关心它退出影响的投资者也会越来越多。到现在,市场对该影响看起来并不乐观,觉得退出QE会让经济变差,会让国内资金大规模出逃,等等。

历次QE出台时市场的“主流”观点,一是“它对实体经济没有用”,二是“它会大幅推高通货膨胀”。但回头看,QE对实体经济有没有用,至少联储的研究说有。即便诸看官认为联储是王婆卖瓜,那至少通货膨胀完全没有“大幅”上升,至少当时的主流观点第二点是错的。

那QE对经济增长真的有用么?我们认为它缓和了私营部门去杠杆对经济的冲击。去杠杆市场讨论很多。同样的债务,为何之前看起来不多,现在看起来多呢?因为整个市场参与者的信用都在下降——繁荣时的兴奋和盲目信任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恐慌、担忧和彼此怀疑。要借到同样多的钱,现在的资产负债表必须看起来更“坚实”。此时如果以高利率筹措资金,只会让交易对手认为自己已是山穷水尽——其结果就是信用扩张很难出现,市场利率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换句话说,经济的均衡实际利率已经大幅下降,观察到的低利率水平其实已经含有相当高的风险补偿,并且有大量在常态下能发生的信用交易已无法发生。此时,常态的宽松货币政策仍然是过紧的——正如当前欧元区的情况。

伯南克对大萧条的长期研究,终于为美国经济带来了福音。QE对实体经济有用,也并未推高通货膨胀,这是它的胜利。在增长动能逐渐恢复,通胀不高的条件下,QE的退出,是对经济增长恢复常态的确认,伴随的应当是掌声,而不是泪水。

基于对QE作用机制的理解,其退出伴随的经济背景,应当是整个美国经济的信用体系恢复正常,伴随此前冲击最大的部门——私人消费、房地产——的恢复。当前谈论较多的制造业回暖、页岩气等应当是更缓慢、更长期的影响因素。

回到对中国的影响上。

在经济方面,由于需求面因素主导的复苏,美国QE退出应伴随更加繁荣的消费市场,对美国的出口应当得到相当提振。

在货币政策方面,海外央行“放水”是国内货币政策保持谨慎的重要原因。QE退出中期有助于减轻央行对冲占款的压力。

在金融市场方面,美元较日元、欧元可能会进一步攀升,美国资产价格上升了;但若是在长期通胀预期稳定的情况下退出,债券市场大跌的概率并不大。国内投资者可能会持续担忧资金流出的对流动性与金融市场的冲击——尽管我们认为央行完全能对冲外汇占款对短期资金价格的冲击,而且因为各种投资限制,海外投资者在国内资本市场还没有到能翻云覆雨的地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