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2013-11-04 08:19:04)
标签:

万圣节

美国的万圣节

万圣节要糖

不给糖就捣乱

育儿

分类: 生活育儿杂记

    万圣节是一个美国特有的节日,针对孩子的。中国这些年来,也不知为什么万圣节是越过越火,弄得好像成了孩子们或是年轻人必过的一个节日了。可惜就是节日的气氛总是很做作,总觉得差点什么。  

       在美国,节日的气氛首先来自各大商场,在8月底9月初做完开学这一大单之后,就完全是万圣节的气氛了。所有的装潢布置都跟鬼有关,颜色都是南瓜色和黑色。等到这个节日一过,商场里马上会转到铺天盖地的感恩节布置。现在的生活,没了商场的促销气氛,好像什么都要差一点。有些个带节日气氛的小零碎,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的。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有组织的万圣节活动会占一个很大的比重。差不多在一周以前,孩子的学校、周围针对孩子的一些组织都会开展相关的活动了,大型游乐场所包括迪斯尼这样的地方更是会布置大型鬼屋,组织特色的晚会等。这些活动都要求孩子打扮好了去参加,我们旁边一家连锁的自助餐店甚至还打广告说,万圣节那天只要孩子是化了装来的,就一概免费。这些化装活动带来的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买来化装穿的衣服可以多用几次了,不至于穿一次就扔掉了。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我们城市现在每年都要出面组织一场万圣节活动,放在操场上,来的人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主要都是有小小孩的吧,过来展示一下服装,顺便玩玩游戏。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这假胡子很不舒服,戴不住几分钟)

 

    操场上光线好,自然成了大家展示服装的好机会。而且光线一好,那些太吓人的打扮也就不来了,正好适合小孩。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这个老兄最有创意了,居然标上价卖他的这一套服装。虽然这个巨大的Minion做得挺传神,而且大到要人扶着才能走路,可是标价$360也不知是否当真了。)

 

那么传说中那个挨家挨户敲门,说“Trick or treat!”要糖的传统呢?其实这个传统在迅速地退化。看看儿子跑去一家要糖了,门口亮着灯表示欢迎,但实际上这一家都坐在门前等了。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这个传统退化的原因大概就是现代生活的节奏了,一家一户顺着走过去敲门这样的闲适竟然已经成了奢侈了。我不知道到了美国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会是什么景象,在洛杉矶这样的大都市,安全考虑成了第一要素,因为时不时地都会听到一些安全出问题的事情。处于这个考虑,越来越少的父母还会愿意孩子顺着大街跑了,有组织的活动就越来越受欢迎。至于挨家敲门这个传统玩法,好些人家就开车把孩子带到比较安全的地区去做,慢慢地,有这样一些地方还就搞出了名气,远近闻名了,颇有点像一种自发的庙会了。

从我们城市搞活动的操场开车几分钟,就到了隔壁城市一个这样形成气候的活动区了。一条街上,家家都精心布置起来,城市每年还要评选最佳装饰奖。走到这个附近,警察出面封路维持秩序、搞的火一点的人家门口要排大队,那是什么架势呀。就是淡一点的人家,也想上面儿子去要糖的图片那样,也都坐到门口等了。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我还开过玩笑,这样排队发糖,一晚上下来还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结果怎么着,这家最火的鬼屋,大家排着大队准备参观,还就有人拿这话筒喊一人要给一块钱,说是给城市高中的募捐。也不知募捐者是不是这一家的主人,如果是,看这个人气,一晚上数千美金好收啦。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中学生是这个节日的主体,他们是最活跃的群体了,可以不用大人带,挨家挨户顺着跑,各种恐怖的化装也都是他们在弄。大人去都是带着孩子的,而且至少有一半的大人也画了重装,这就让这个节日更欢乐了。我仔细留意,只看到一对来拍拖的华人成年人没有孩子,看来就是来看热闹的,真把这里当庙会来逛了。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儿子开始清点战利品,先分类、再点数,当做数学题了。这些个糖,都还是不错的品种,每年我们都为这个发愁,原则就是只玩不吃。马上接着要来的感恩节、圣诞节又会收进一大堆糖来,更让人愁了。

看看美国的万圣节气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