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雅图旅游鱼梯三文鱼回游产卵三文鱼回游华盛顿湖旅游 |
鱼梯每一级大约有1-2尺的高度。在上世纪初修建的时候,只有10级,在1976年重修时改成了21级。从海里过来的三文鱼凭着本能可以闻到淡水的味道,然后一路奋力地往上跳。
大鱼逆着小瀑布跳上去以后,溅得一片水花,噼里啪啦的好大的动静,就是可惜没法用相机抓下来,下面借用的是宣传资料上的一张图片,可以看到鱼其实跳得很高的。虽然不是每一条鱼都能一路成功,但是最后能够跳过去进入淡水区域的鱼们实在是很了不起,不说成没成龙,至少是物竞天择铁律的绝对赢家。
在1976年重修鱼梯时,专门做了一个地下的观赏厅,可以隔着玻璃看到水道里游进和游出的鱼,实在是一个匠心独具的设计,很吸引人,尤其是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现在7月到8月这个季节是某些品种的三文鱼回游产卵的高峰期,只能看到大鱼逆水而上,而看不到小鱼往下游。这些大鱼的个头可不小,特别是只隔了一层玻璃近距离看,实在觉得很巨大。
在大坝的顶端还设计有2条“滑梯”,是帮助长成的小鱼归海的通道。我仔细观察了半天,没有看到一条归海的小鱼。从现场的资料图片来看,如果能看到小鱼也会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它们会是头顶着水流游的,借以抵消一部分水流的速度,然后尾巴朝前被冲下海水里。
每年春季回游的肥美的三文鱼是北美土著人和其他陆地动物重要的食物来源,印第安人一直都有一些隆重的仪式对三文鱼表示尊敬,包括把每年捕获的第一条鱼的骨头放回海里,让它回去报告说这里的人们是尊重它们的。早在1906年这里修水坝的时候,就认真地考虑到了三文鱼的生存生态,设计了这一条鱼梯。其实更大的工程还是2条可以通船的船闸,据说现在仍然是美国最繁忙的船闸。
在船闸过船的同时,会有20%左右的三文鱼跟着通行。也不知这20%没有跳过天梯的鱼繁殖出来的子孙质量怎么样。
跟着三文鱼群来的还有食物链里的其他生物。在船闸里的水跟海相通的时候,碰巧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野生的大海豹,估计就是追着鱼群来的。据说在海湾外面的洋面上还徘徊着几群食人鲸,估计就是追着海豹来的。所以这个时候在西雅图和北边一点的温哥华也是观赏鲸鱼的重要季节。
我们好彩,还看到一只漂亮的灰鹤,应该是来追着吃小一点的鱼的。
即使是从一百多年前人类就开始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但是各类水库水坝的建设、人类的滥捕滥捞、还有温室效应导致的海洋水温升高这些因素已经使得三文鱼的数量急剧下降,从多少年来北美产量第一的鱼类宝座上掉下来了。取代它的是生命力更强的八爪鱼,也不知道在西雅图海边看到的这个被我儿子称为“外星章鱼”的雕塑跟这个变化有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