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的英语水平怎么样?

标签:
韩国游韩国自助游韩国人的英语在韩国只说英语够用吗韩式浴场旅游 |
分类: 旅游篇--走遍天下 |
欧洲诸国,不用说了,英语水平都很高。哪怕就是颇有非议的法国,我就没有碰到一点麻烦,反而是有人主动用英语跟我搭讪的,大概看到我一个黄面孔说英语有点好奇心吧。亚洲的这些旅游国度,像泰国越南尼泊尔,英语都相当普及,而且不管水平怎么样,人人都试着说,几乎就没有什么障碍。我碰到的最大麻烦是在韩国。
要是在学英语付出的代价和换回的痛苦方面做个世界排名,恐怕除了中国的海峡两岸就要数韩国了。咱们国内现在流行的,什么国际学校、外教、网校、上门家教、美国教材、出国游学、国内的英语村等等,人家早就都用过了。我在UCLA的应用语言学系来的韩国学生和进修学者比例也是很高的。泛泛来说,一方面韩语里辅音数量少,使得他们说英语发音比较一点困难,特别是那个“dark l”,就是Bill结尾那个半元音,跟韩语里类似的音搅在一起,听起来很让人吃力(那个“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的说法就跟这个音有关)。另一方面韩国人不太主动跟圈子外面的人打交道,比如我们同学一起出去吃韩国料理,他们的男生自己之间说韩语,不招呼我们,大家都挺有意见的。不主动跟人沟通这样的交际文化也使得他们学起外语来要吃力一些。
自己一个人在韩国旅游,不知道多少次碰到对方完全不会英语的情况,数字都听不懂,点菜靠图片、付钱靠钞票上的数字。这时总是让我心里嘀咕,难道他们上学不学英语的吗?最要命的是,我对于韩国什么人会英语的判断总出偏差,比如我早年在香港积累出来的一些经验,问年轻人啦、问银行职员啦,在韩国都碰壁。他们一些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听到英语都很紧张、很推辞,跟我上学时的中国差不多。这一点,慢慢地把本来就不喜欢问事问路的我弄得不知道该问什么人好了。
韩国的出租车有一种“模范出租车”,车外贴了英语日语服务的标志,收费要高一些。结果呢司机几乎是一点英语不会,他们的服务是一种电话翻译服务,司机打电话给一个翻译,然后来解决问题,倒是一项很不错的服务,很方便,中国应该借鉴。说司机都不会英语吧,我有一天大早在东部的江陵市打车,司机六十来岁,一听我说英语,很兴奋,跟我说个不停,还递给我一张名片,原来他兼职做英语翻译,以前是三星公司的翻译。可是说实话,他那个英语满口都是前后轱辘,我听着费劲极了,真不知道靠他那样的翻译这个三星是怎么实现全球化战略的。
语言不通,总有把自己逼上绝路的时候。几年前第一次去韩国,航班大早到,酒店还没有空房可以入住,出租司机就把我拉到了一个大澡堂。规模很大的那种,韩国人自己去的,里面健身上网漫画餐饮什么都有。可是,我进去以后完全是懵的,做服务的没有一个会说英语,而牙刷香皂这些都得要买,好家伙,就是弄不明白他们的规矩,那一个折腾呀。好不容易洗完澡、换了浴衣要往里走,服务生拦住了我,拼命地跟我解释什么,还派了一个小伙子往后走,估计是搬救兵去了。
像这样去找一个会英语的人或是把老板老板娘叫出来解决问题的情况,我碰的多了。可是不一会儿小伙子带了个老头出来,一头白发、一脸的苦大仇深、一身干粗活的打扮,看那样子像是个锅炉工。原来小伙子不是去帮我找人的?突然,人家老头开口说了英语,很流利、很自信、美式发音也很纯正。
他告诉我要拿了钱包才能进去,里面每一项服务都是独立核算的,要当场收费,说得明明白白,看来那些服务生都知道他们这里有这么一个外语人才。这英语显然是在实际使用中练出来的,要不老先生原来在美军基地长期干过?我是得不到答案了,不过这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英语远远好过年轻的小伙子,在哪个非英语国家我都没见过。
去年在韩国东部的束草市旅游,类似的一幕又再次上演。因为赶上了雪岳山看红叶的高峰季节,从山上下来后,买到的回首尔的大巴票是几个小时以后的,为了杀时间,就去了海边一个叫“阿爸渔村”的小渔村,吃了一点当地特色的烤鱿鱼。吃完以后,想到过来的路上出租车过了好几座高架桥,没有沿着海边走,一定是绕了不少路。当时看看时间还多,就决定沿着海边走回去。这一走不打紧,因为有海湾沟岔什么的,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这时天也要黑了,真要误了车回不了首尔,连第二天的国际航班都要耽误。没办法,找人问路吧。
一路都很僻静,看不到人,就记得看到过一个满脸风霜的老渔民在整理渔网。考虑到刚才吃烤鱿鱼的时候,完全不能用英语沟通,所以我也就没有多事去找那个老渔民问路。现在没有办法,只能退回去找他了。
韩语里的巴士总站是从英语音译过去的,为了能让对方听懂,我只能是很蹩脚地往自己嘴里放几个轱辘,生硬地说着非英语非韩语的这么一串声音:“把四儿特民no儿”,结果人家老先生稳稳地回了我一声:“Bus terminal?”他对于音节重音和音节里元音长短的把握还有对末尾那个“dark l”半元音的处理,让我立刻明白了他是一个绝对的英语高手,而且是地道的美式口音。
果然,在下面几个回合里,他把过哪一道桥,拐哪一个弯说得清清楚楚、层次分明,不是多年实际使用英语绝对到不了那个水平。当然,我无从知道他英语学习和使用的背景,就算是远洋捕捞跟人说话的机会也不会太多吧。
看来韩国国际化的程度还是相当高的,他们学习英语很困难,可是民间竟然卧虎藏龙,有着不少能够流利自然地实际使用英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