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独占餐馆吃一客宴

标签:
韩国自助游韩国自助游攻略韩国美食攻略正东津火车站在韩国吃海鲜 |
分类: 旅游篇--走遍天下 |
首尔在朝鲜半岛的西边,横穿到半岛东边,在江陵市有个叫正东津的火车站,号称是全世界离海最近的火车站。因为东面是大海,所以是一个观看海上日出的绝佳名胜。首尔就开通了夜里出发的日出观光列车,天亮前到达,人气还很旺。轻装以后的我只身从首尔出发,辗转到了正东津后,竟然在海边享受了一场全餐馆只接待我一个人的碳烤海鲜“一客宴”。
我搭乘高速大巴到了江陵市,七七八八折腾到天快黑才在正东津的火车站外住下来。火车站外一条小街,大约有二十来家餐馆,我准备找一家吃个晚饭。
在陌生的地方找餐馆,最主要的原则自然是“哪儿人多去哪儿”啦。我转悠了两个来回,竟然发现没有一个餐馆里有顾客,而且在街上溜达的游客也只有我一个。真是奇怪。
通过人气找不到餐馆,作为老牌吃货的我于是转而研究鱼缸。既然在海边,当然要吃海鲜了。研究鱼缸一方面看看有什么没有吃过的东西,另一方面也可以判断一下各家餐馆的客流量和货物周转的情况,进而判断餐馆的受欢迎程度。研究好鱼缸以后选定了一家。
老板娘几乎完全不会英语,不过好在是个旅游点,点菜不难,菜谱就贴在墙上呢。那几个“大、中、小”的汉字也不知是中文日文还是韩文里的,反正老板娘那个意思我懂,就是让我来个小份儿的。我只是要把她带到鱼缸那里比划明白,哪些关键东西是我要吃的也就行了。具体搭配什么给多少怎么做,就都由她安排了,我没意见。
这小菜配得也太简单了,怎么就让我想起了在缺水环境里的巴基斯坦吃饭的情况呢。后来又跟老板娘要了一份黄瓜胡萝卜,这就是我这一餐所有的蔬菜了。事后想想,在韩国整个蔬菜吃的都很少,估计成本不低。
韩国走到哪儿物价差不多,包括在旅游景点内吃饭都是差不多的价钱。啤酒或烧酒一个价,都在3千5到4千一瓶,我估计墙上挂着的菜谱上那个4千是酒。这个只有19度的烧酒是我极不喜欢的一种酒,度数低挥发慢喝着没劲还让人头疼。估计是当时海边太清静了怕自己喝啤酒喝太多,4美金一小瓶实在不值得呀。
炉子里用的碳我是头一次见到,似乎是很有效率的一个东西,这样这一餐就成了地道的碳烤。配上来的全是贝壳类,我虽然没有把握全叫对名字,但都不是很陌生。新鲜度也是绝对没话说。
老板娘一样一样地帮我烤,同时她还里里外外忙得不得了,砸贝壳杀鱼什么的,当时我想整个店里又没有别的顾客,有什么好忙的。直到第二天早上我才弄明白,游客们都是天亮前才到达,专门来看日出的,到那时每家菜馆就都满了,看完日出后更是忙得不得了。老板娘几乎不和我搭话,这还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不通的问题。韩国餐馆在洛杉矶就是著名的“零服务”,估计他们的习惯就是不和客人说话的。不过她眼光还是很到位,忙碌中一直关注着我吃的进程和炭火上贝壳的火候,及时地过来服务。
这一餐成了名符其实的“一客宴”,而且整个餐馆里就我一个人,东西都是现烤的,老板娘从头到尾服务,这中间我们还一点交流都没有,直接就是她做她的,我吃我的。到最后有几个小贝类被烤糊了,她有点不好意思,跟自己嘟囔了几句,可是都不试着跟我解释,也不说补偿我几个,只是仔细地把糊的挑走就算完事了。
这个锡箔纸的小碗里配了奶酪和一点点蔬菜,操作中老板娘把那个大只的青口用剪刀剪开放进碗里,又不停地把各个贝壳中出现的汁液倒进去。我原来判断会是个海味十足的芝士焗贝类的口味,但其实容器不小,汁液加进去后差不多是煮出来的味道了。而最大的败笔是老板娘在最后往碗里放了不少辣椒酱,就是那种红红的出现在泡菜和炒年糕里的辣椒酱。这样的辣椒酱不是很辣也不是很香,就是个酱,跟泡菜是绝配,可是跟海鲜?这样这一小碗成了杂烩了。
因为东西都很新鲜,用炭火烤了差不到哪里去,可是总体吃下来就是感觉不太带劲儿。事后想想这些贝类都不如生蚝多汁多味,或许中国料理的蒜蓉粉丝蒸会更入味,抑或干脆用日式的铁板把它们烧透也会香一点。有点不明白这里是海边怎么做起海鲜料理来似乎缺少一点心得,往海鲜碗里放辣椒酱老板娘同时还建议我蘸辣椒酱吃所有烤出来的东西,这就是一个吃不出海味的做法。还有就是那个低度的烧酒也不带劲儿,想想要是在深圳吃碳烤生蚝喝啤酒,每次没个三、五十只绝不会收手的,那才叫酣畅。
这一餐的“一客宴”还是的看的成分多过吃的享受,坐在离海不到百米的地方,一个人把餐馆“包了场”静静地看着韩国老板娘怎么操作,如同在看电影,是一种十分悠闲地享受。不过如果从吃货的角度来看,幸福指数给个六分,刚刚及格吧。
一餐吃完后什么样子呢?哈哈,还是我的一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