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 美国模式对中国模式

标签:
浪费纸中国浪费美国浪费假大空的广交会元芳杂谈 |
离开大选的日子里,其他的宣传在美国也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这不,邮差刚刚从门外赛进来今天的邮件,花花绿绿的都是各个超市的宣传,就是信封里的东西也是推销产品的。现在都E时代了,哪儿还有多少私人信件啦。在美国,各方各面如此拼命地印发材料,就是为了到达宣传目的不计代价。只是话说回来,不管是花谁的钱这么做宣传,地球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美国在大选,我在中国例行参加广交会。入场之后自然是先要领取有关大会的宣传资料,作为一名十几年的“老广交”,我领完材料后立即找一张椅子坐下,清理这些材料。实际上,除了一张展馆分布图和一张配了很多花哨音乐和图片、什么实际内容都找不到的宣传光碟以外我什么都不留,就地清除。为什么呢,一些像“参展商名录”这样听起来很有价值的材料,几乎完全没有真实性,展位大多都被转卖过,那个名录里记录的信息跟实际参展的单位都对不上号,这种东西印刷出来不是浪费纸是什么?我可不想背着它们走,第一时间先把它们处理掉。
会场一天下来回到酒店,又会面临一大堆的印刷垃圾,这次是各个参展企业派送的产品目录。同样,这些本应该是十分有价值宣传资料,过于求大求全,空洞无实,企业漂亮厂房的照片、董事长在办公室摆样子的照片、企业的发家史等内容充斥,而企业的最新产品、拳头产品这些都不能一目了然地让人看明白,加上宣传里面使用的蹩脚英语,我真不知道有没有哪个买家能够认真看的。这些目录在印刷和设计上可以说是争奇斗艳,而且纸质好到十分沉重。这么沉重的纸,我又犯不上带着走,还是就地解决掉,最后能起作用的也就是一张联系人的名片了。
或是想抓住读者的不计代价的过度宣传,或是假大空根本无视读者在哪里的无效宣传。地球上的森林到哪儿去了?元芳,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