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妈妈看了Tommy拿回来的下面这件学校功课,开始狂笑。我赶过去一看,实在太精彩了!

作业说:“一百年以后,我在心里还会很年轻。真的。”然后是Tommy的填空:
“我还会喜爱玩Wii(任天堂的新型电子游戏),
“还会吃很多汉堡,
“还会去乐高乐园(Legoland)”。
Tommy的字写得很不整齐,有效控制手部小肌肉群的活动也正是他二个学期下来成绩报告卡上标明需要改进的地方。他用这样歪歪扭扭的字写出来的“志向”,实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他现有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一个准确体现。
Wii是去年十二月Tommy六岁生日时用暑假奶奶给的钱买的礼物,已经连续出现在他的大作里面了,看来他实在是喜欢,我们都说他“Wii中毒”了。

前个星期他带回来的课后俱乐部的通讯里,他们当月的两名明星会员也有一名说最喜欢的玩具是Wii,还是个女孩的名字。今天又看到另外一篇博文,文中在美国上学的小主人公也回答自己最擅长的就是玩Wii。可见Wii现在的确很流行。

吃汉堡就不用说了,乐高乐园倒是孩子一桩被我们做父母的忽略了的心愿。春假时选择带他去了迪斯尼,后来发现并不是很理想。过去没孩子,竟然不知道离我们九十英里的距离就有一家乐高。当我们和另外一个妈妈说了迪斯尼不是很适合Tommy的时候,她提到乐高乐园更适合这个年龄组。我们暑假再去吧。就是无法想象适合六岁孩子的乐园106岁的人进去怎么玩了!

(网络图片)
扪心自问,我的记忆里有过这样那样的“志向”,但是从来就没有机会象儿子这样直白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声。网上有不少博文在比较各国孩子的志向,其实我们每个成年人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历程就不难看出,每个人长大了以后做什么是由很多不可控因素决定的。孩子的志向嘛,要随着他们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自然形成。早早地框定一个符合成人胃口的“志向”,要么过早地淤塞孩子的想象空间,要么给他们的人生历程提前背上一个包袱,完全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做法。
顺便说一句,作业里那个一百多岁的Tommy的头发和胡子是棉花做的,眼睛是纽扣做的。就是这个谢顶的风格,好像有着浓郁的西方文化特色。他妈妈说怎么也没法想象Tommy老了以后是这个样子。相信这件充满诚实率真童趣的作业和里面表达的“志向”会成为Tommy将来美好的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