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个“斜朋友@微量元素,了解一下!

今天给大家介绍个“小”朋友,它的名字叫微量元素,虽然它在我们的身体中存在量很少,但却是我们身体不能缺少的营养物质。一旦缺少这位“小”朋友,你会出现头发干枯脱落、脸色不好;手脚脱皮、指甲凹陷、倒刺……
人体由60多种元素组成,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仅占人总重量的0.01%左右。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锌、铁、碘、硒、铬、钼、铜、钴。微量元素主要来自食物,动物性食物中含量较高,种类也较植物性食物多。它们虽然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但作为身体结构某种重要成分的一部分,或作为代谢反应需要的酶或辅酶的一部分。
千万别小看微量元素,它们在体内具有高度生物活性,极小剂量即能发挥强有力的功效。
1
饮食搭配不平衡
饮食搭配不平衡,只吃肉食不吃蔬菜,特别是挑食、厌食的人,都能使微量元素不平衡。
2
需要量增加
人整个生长过程都离不开微量元素,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高峰期,需要量会不断增加。
3
吸收障碍
植物性食物含有植酸盐,可与某些微量元素形成难溶的复合物而影响吸收。
4
大量出汗、慢性长期腹泻、反复失血、溶血、尿排泄增多等,都会造成微量元素丢失过多。
哪些人容易缺乏微量元素?
缺锌
厌食,生长发育慢
锌被誉为“生命的火花”,存在于人体的许多酶中,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缺锌表现: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如果严重缺锌,则会使生长发育停滞。
缺铁
贫血,注意力下降
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人体必须的酶,参与能量代谢。
缺铁表现:当人体缺铁时,会出现四肢无力、不能持久担负标准工作、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肤色苍白等症状,我们称之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对于育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重度缺铁性贫血可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铁缺乏的幼儿,铅中毒的发生率较无铁缺乏的儿童高3-4倍。
缺碘
懒散瞌睡,智力低下
碘主要功能是在甲状腺内参与合成甲状腺素。
富含碘的食物:干海带、海鱼、海藻类等海产品。
缺硒
头发脱落
硒几乎遍布全身,以肝肾胰中含量较多,能够防止过氧化物和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是提高免疫系统的保护能力。
缺硒表现:严重缺硒会导致心血管病、克山病。硒过多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脱发、指甲脱落、疲乏无力等。
富含硒的食物:整粒的谷类、海产品、肝肾、肉等食物。
缺铬
糖、脂类代谢异常
在身体内,铬与烟酸、氨基酸等结合成葡萄糖耐量因子。
缺铬表现:当人体缺铬时,人对糖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高血糖、血管变形、糖尿病等,这些变化对视力产生一定影响。
富含铬的食物:胚芽米、米糠、动物肝脏、牛肉、红糖、坚果、啤酒,葡萄汁、食用菌类等。
如何“对症下药”的补充
微量元素
人体内各元素含量相对平衡,元素之间既相互协作,又存在一定排斥,一种元素缺乏,必然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抑制其他元素的生物效应,从而使人体生病,而补充微量元素的根本途径则是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合理的饮食搭配,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的吃多种多样的食物有利于补充我们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