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系列 形态理论之反转形态之头肩底

标签:
理论目标价不应要有第三次股票 |
分类: 技术探讨 |
一、头肩底的型态特征
![[转载]K线系列 <wbr><wbr><wbr>形态理论之反转形态之头肩底 [转载]K线系列 <wbr><wbr><wbr>形态理论之反转形态之头肩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头肩底”是“头肩顶”型态的倒转存在方式,两者在形成过程中成交量有所不同。
形成“头肩底”的左肩部分时,在下跌的过程中成交量显著增加;在左肩最低点回升时,成交量却有减少的倾向。接着又再下跌,且跌破上次的最低点,成交量再次随着下跌而增加,但比左肩反弹阶段时的成交量小。从头部最低点回升时,成交量有可能增加。
当行情回升到上次的反弹高点时,出现第三次的回落,这时的成交量很明显少于左肩和头部,价格在跌至左肩的水平,跌势便稳定下来。
最后,正式形成依次升势,且伴随成交大量增加,当其颈线阻力冲破时,成交更显著上升,整个型态便告成立。就整个“头肩底”形态而言,形成左肩时成交量最大。
二、头肩底的作用
“头肩底”的分析意义和“头肩顶”没有两样,“头肩底”告诉我们过去的长期趋势已经不复存在。行情一次再一次的下跌,第二次的低点(头部)虽然比先前的一个低点(左肩)还低,但很快地掉头回升。接下来的一次下跌未跌破上次的低点并获得支持而回升(右肩),说明多方的力量在逐渐增加。当两次反弹的高点阻力(颈线)打破后,说明多方已经统治了整个市场。以下是“头肩底”的指示信号:
1、这也是一个“反转型态”,通常在熊市的底部出现。
2、当“头肩底”颈线突破时,就是一个真正的“买入信号。
3、目标位在头部至颈线一倍处。
三、注意事项
1、“头肩顶”和“头肩底”的形状差不多,主要的区别在于成交量方面。
2、“头肩顶”破颈线不一定要有量,而“头肩底”破颈线必须要有成交量激增的配合,否则这就是一个失败的“头肩底”。但是,如果在突破后成交逐渐增加,“头肩底”型态也可确认。
3、一般来说,头肩底型较为平坦,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
4、在升破颈线后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回跌,但回跌不应低于颈线。如果回跌低于颈线,又或是在颈线水平回落,没法突破颈线阻力,而且还跌低于头部,这可能是一个失败的“头肩底”型态。
5、“头肩底”是极具预测威力型态之一,一旦获得确认升幅大多会多于其“最少升幅”。也就是说,升幅要大于最小目标价位。
![[转载]K线系列 <wbr><wbr><wbr>形态理论之反转形态之头肩底 [转载]K线系列 <wbr><wbr><wbr>形态理论之反转形态之头肩底](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最后,正式形成依次升势,且伴随成交大量增加,当其颈线阻力冲破时,成交更显著上升,整个型态便告成立。就整个“头肩底”形态而言,形成左肩时成交量最大。
二、头肩底的作用
1、这也是一个“反转型态”,通常在熊市的底部出现。
2、当“头肩底”颈线突破时,就是一个真正的“买入信号。
三、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