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耄耋野草
耄耋野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427
  • 关注人气:1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一)孔子

(2025-03-29 14:18:40)




          寸世界中的代名人(一)  孔子





         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历代名人,我国邮政曾先后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专题邮票,同时还发行了一系列的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前面,我们已经逐一欣赏了方寸世界中的古代科学家、文学家,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方寸世界中的其他
代名人。

     《孔子诞生2540周年》纪念邮票小型张《孔子像》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22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载,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成当今的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另一说法为孟皮小时候爬树摔下来)。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检法司最高长官);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
        孔子执政仅三个月,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设置送鲁哀公美女良马从而让鲁国国君沉溺于酒色中这样卑鄙的计谋,以此挤走道德至圣的孔子。孔子离开鲁国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但并未得到各国君主的采纳。晚年的孔子回到鲁国,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工作。他创办了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精通六艺的弟子有72人,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享年734岁。

        《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

    1989年9月28日,为纪念孔子诞生2540周年,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2枚和1枚小型张。两枚邮票画面分别为“杏坛讲学”、“周游列国”,小型张画面为“孔子像”“杏坛讲学”画面右边为孔子讲课状,左边有四弟子排列聆听,生动地描绘了孔子晚年孜孜不倦,培育人才的伟大形象。“周游列国”画面描绘了孔子中年后历游宋、卫、陈、曹、郑、蔡、齐、楚等国的情况。图案中的孔子端坐在一辆大车中,拱手微笑,仿佛正在向某国的高级官员告别;众弟子车后相随,牛已扬起四蹄,又要奔向一个新的国家,继续宣传自己的学说和思想,再现了孔子实施自己政治主张的顽强不息精神。小型张“孔子像”,是以唐代吴道子所绘孔子形像为基础,综合孔府收藏的历代所绘孔子像设计而成。边饰图案为古代学校的教学内容中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