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二) 孟
子
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历代名人,我国邮政曾先后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专题邮票,同时还发行了一系列的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前面,我们已经逐一欣赏了方寸世界中的古代科学家、文学家,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方寸世界中的其他古
代名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纪念邮票《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为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汲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为《孟子》七篇”。
孟子学说的中心,是要以实行“仁政”来达到统一,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为反对暴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经济上,主张恢复井田制,使“民有恒产”。在哲学上,主张“天命论”,认为人天生有仁、义、礼、智四项善的本性,认识了这些本性,也就“知天”、“知命”了。在认识论上,主张先验论,重视思维作用,提出“心之官则思”鄙视感性认识,提出“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说,将理论与感性对立起来。同时他也认为人分“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两类,前一类是天生的统治者,后一类是天生的被统治者。他还宣扬“天才论”,认为天才推动历史。在道德观上,提出“性善论”,认为人天生有善性。后来变坏了,是由于没有发展他天生的善性。这个“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依据。孟子还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把它改造成为适合封建地主阶级长远利益的系统理论,被后人称之为孔孟之道,对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的地位也不断提高,至元文宋时,被尊为“邹国亚圣公”,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孟子学说有《孟子》一书传世,原11篇,今存7篇。公元前289年,孟子在自己的故乡鲁国安详去世,享年83岁。
为纪念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开创者,杰出的诸子大师,国家邮政于2000年11月11日发行一套《中国古代思想家》纪念邮票,全套六枚,六枚邮票分别展示了六位先秦思想家的风采。这六位杰出的诸子大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开创者,他们的学说,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发展都起过重大影响。其中,第二枚为“孟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