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上的民居(二)
西藏民居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中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民居》普通邮票《西藏民居》
西藏民居是藏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材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顶,有的设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在广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建筑题材的邮票,特别是系列邮票,在我国并不多见。民居邮票显示了我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先人的睿智。
建筑题材的邮票,特别是系列邮票,在我国并不多见。民居邮票显示了我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先人的睿智。邮票是1986年国家邮政发行的普23组第二枚,本组邮票共21枚,均在1986年4月1日至12月25日分9次发行完毕。本枚邮票是1986年7月1日正式发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