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上的民居(三)
东北民居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中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民居》普通邮票《东北民居》
东北三省民居,吉林-蒙古族马架房,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在山墙开山,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称马架房。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极似蒙古包,保持了蒙古族的民族习惯。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面皆土坯墙围绕,当阴雨连绵之际,墙壁会因潮湿而脱落,房屋寿命难以保持长久。民居样式就是坐北面南的土坯房,以独立的三间房最为多见,窗户通常是扁宽型的,木头做的,比较小。窗棂是用小木条做成井字格然后糊上窗户纸,民居通常都带一个院子,家里养的鸡鸭鹅狗猪都在院子里放养,院子大一点的还要种地,种一些家里常吃的青菜什么的。
建筑题材的邮票,特别是系列邮票,在我国并不多见。民居邮票显示了我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先人的睿智。邮票是1986年国家邮政发行的普23组第一枚,本组邮票共21枚,均在1986年4月1日至12月25日分9次发行完毕。本枚邮票是1986年4月1日正式发行,也是民居邮票最早发行的一枚邮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