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六) 高君宇
敌强我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中长期面对的基本斗争形势。特别是建党初期,我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面对的是拥兵百万,掌握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国民党军及军阀。在这艰苦的斗争中,无数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党锻炼了不畏强权、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中国共产党具有的鲜明特征和
强大基因。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二)》纪念邮票
2006年6月30日,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第二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二)》系列纪念邮票,全套5枚,分别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高君宇、王荷波 、苏兆征、
彭湃 和邓中夏。其中第一枚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的创始人之一的“高君宇”。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二)》纪念邮票《高君宇》
高君宇(1896-1925)原名高尚德,号君宇,山西静乐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的创始人之一。1916
年入北京大学学习。在校期间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年发起组织学生救国会,并先后加入新闻学研究会、《国民》杂志社、《新潮》社、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少年中国学会等进步团体,宣传新文化和革命思想。1919
年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是运动的组织者北大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并以北京学联代表的身份到天津、山西指导学生运动。1920 年 3
月,在李大钊指导下,与邓中夏等秘密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 10
月,加入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参与创办《劳动者》周刊和长辛店领导补习学校,到工人中开展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参与发起成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回山西指导建团工作,在山西播下革命火种。1922
年初,参加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 5
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7
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不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编辑,致力于宣传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同年,还与蔡和森等人发起成立民权运动大同盟。1923
年 2 月,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0 月起任中共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1924
年任国民党北京市党部总务股主任。后赴山西筹建共产党组织,建立中共太原支部,促进了山西革命斗争的开展。1924
年下半年,受中共中央委托,南下广州帮助孙中山工作,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年底陪同孙中山北上,途中因劳累过度旧病复发。到达北京后,仍抱病协助孙中山和李大钊等进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筹备工作。1925
年 3 月 5 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年仅 29 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