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四) 蔡和森
敌强我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中长期面对的基本斗争形势。特别是建党初期,我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面对的是拥兵百万,掌握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国民党军及军阀。在这艰苦的斗争中,无数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党锻炼了不畏强权、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中国共产党具有的鲜明特征和
强大基因。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一)》纪念邮票
2001年6月26日,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第一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一)》系列纪念邮票,全套5枚,分别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王烬美”、“赵世炎”、“邓恩铭”、“蔡和森”和“何叔衡”。其中,第四枚为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党内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蔡和森”。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一)》纪念邮票《蔡和森》
蔡和森(1895—1931)湖南湘乡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党内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7月初,新民学会从法国各地先后来到蒙达尼,7月6日到10日,新民会在蒙达尼公学的教室里举行了五天会议,会上蔡和森提出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学会的方针,得到了大家的赞成。1921年7月,蔡和森与工学世界社成员开会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同年蔡和森在法国发起了建党活动,组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周恩来任总支书记。1921年10月,蔡和森从法国归来,在中共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并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随后又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2年5月5日,蔡和森当选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后,他为团中央主编机关报《先驱》。同年6月蔡和森和妻子向警予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起当选中央委员,并参与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同年9月,蔡和森起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主编,组织发表并亲自撰写大量文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纲领,揭露和批判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蔡和森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前途、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观点,为维护、推动国共合作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大量工作。1923年6月,蔡和森与毛泽东一同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1925年,蔡和森参与并领导五卅运动。蔡和森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发表了《告全国民众书》,很快地就把这场斗争发展到了广州、香港等城市。同年10月,受中共中央委派,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届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1927年春,蔡和森回国,在5月举行的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随后又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在大革命面临失败的危急关头,蔡和森对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并多次提出应对危局的建议。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主张土地革命和独立开展武装斗争,为党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做出贡献。会后,他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赴天津参与组建和领导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工作,并任北方局委员、宣传部部长。1928年6月至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上,蔡和森总结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经验教训,指出中国社会具有不平衡的特点,阐明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军、开辟割据局面的可能性,并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1931年初,蔡和森回国参与中共领导工作,3月被派往广东工作,担任中共两广省委书记。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蔡和森在香港被捕,同年8月4日,蔡和森在广州军政监狱英勇就义,年仅36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