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现代科学家(六)——张钰哲

(2024-07-20 10:22:56)




                        中国现代科学家(六)——张钰哲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科技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他们以坚定的爱国主义和顽强的探索精神,勤奋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发行以我国现代科学家为主题的系列纪念邮票,不仅有助于让科学家受到全社会尊重,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也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对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

 中国现代科学家(六)——张钰哲
         《中国现代科学家(二)》纪念邮票

    为展现中国现代科学家的辉煌业绩和伟大精神,1990年10月10日,我国邮政在1988年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基础上,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四枚邮票分别描绘了医学科学家林巧稚、天文科学家张钰哲、化学科学家侯德榜和农业科学家丁颖的风采。其中第二枚为天文科学家“张钰哲”。

   中国现代科学家(六)——张钰哲
       《中国现代科学家(二)》纪念邮票《张钰哲

   张钰哲(1902—1983),著名天文学家。福建闽候人。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1923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天文研究所所长。1946年再次赴美,从事天文研究活动,1948年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是我国近代天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张钰哲的科学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航天和中国天文学史等方面,先后发表论文、报告、专著90多篇,为发展中国现代天文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长期致力于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和轨道计算工作,他拍摄和领导拍摄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确位置。 他和他的助手们一起共获得8000多次小行星的成功观测,并先后发现1000多颗新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颗新彗星。发表过近60篇观测和研究的学术论文。他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发现第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1941年,中国境内第一张日全食照片是他组织拍摄的,他第一次提出通过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 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Chang)。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张钰哲是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天文教育,天文科研上都有很多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热心科普的天文学家,他是中国天文科普事业的引路人。邮票主图为张钰哲头像,背景为张钰哲对天文科学研究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