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传统文化(三十一)中医药堂—雷允上

(2023-06-29 11:40:05)
标签:

杂谈





       中华传统文化(三十一)中医药堂—雷允上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三大国粹之一,数千年来在中华文明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中医药从宏观、系统、整体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维护着民众健康。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药堂老字号的影响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让中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2010年11月20日,国家邮政发行一套《中医药堂》特种邮票,全套四枚。

 中华传统文化(三十一)中医药堂—雷允上               《中医药堂》特种邮票

   中医药堂历经沧桑的发展史、神秘独特的制药技艺、具有传统民俗特色的建筑店铺以及独具魅力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可以说是积聚了中国传统医药商业文化之精华。邮票第三枚为雷允上》。

          中华传统文化(三十一)中医药堂—雷允上
         《中医药堂》特种邮票雷允上

   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雷大升在苏州阊门内穿珠巷天库前开设了一家中药店,取招牌名为“雷诵芬堂”,销售自产成药,并以他自己的字“允上”在店内挂牌坐堂行医。雷大升姑苏人,字允上,号南山,生于清康熙35年(1696年),年轻时读书学医,善琴工诗。雍正初期,正值壮年的雷大升在北京患重病,愈后弃儒从医经商,拜在苏州名医王晋山门下,他学成后,游历于山东等地,采集中药材带回故里苏州,进行中药制作。雷大升医术高明,治病有方,自己研制的成药疗效显著,于是“雷允上医生”名声遍闻苏州,远近皆知。后来人们都称药店为“雷允上”,至于药店正式招牌“雷诵芬堂”逐渐被省略乃至遗忘,如今反而鲜为人知了。
  近三百年来,在兼收并蓄、开放创新的吴文化个性中成长起来的雷允上人,秉承了百年立业的“允执其信、上品为宗”的企业信条,谨记“聚百草、泽万民”的社会责任,弘扬吴门医派精神,选地道药材,遵古法炮制,博采众长,创制了一批组方精当、功效显著的名药。尤以“六神丸”为代表的中成药是吴门温病学派治病用药的经典体现,被誉为中华国药的瑰宝,曾经被国家列为三大机密中药处方之一,自清代一经问世,即传誉四方,远销香港、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新中国成立以后,“六神丸”曾三次蝉联国家质量金奖,二零零八年雷允上“六神丸”的制作技艺已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入新世纪,雷允上与时俱进,秉承传统,科学创新,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制药技术设备进行了中药现代化的全面改造,已经发展成为集工业,商业和连锁为一体的企业。
 邮票画面主图为在“雷允上”店铺熬药时的场景和制药工具,邮票上方有“雷允上”牌匾,背景图案是雷允上店铺的外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