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三十)中医药堂—胡庆余堂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三大国粹之一,数千年来在中华文明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中医药从宏观、系统、整体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维护着民众健康。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药堂老字号的影响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让中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2010年11月20日,国家邮政发行一套《中医药堂》特种邮票,全套四枚。
《中医药堂》特种邮票
中医药堂历经沧桑的发展史、神秘独特的制药技艺、具有传统民俗特色的建筑店铺以及独具魅力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可以说是积聚了中国传统医药商业文化之精华。邮票第二枚为《胡庆余堂》。
《中医药堂》特种邮票《胡庆余堂》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系清末商人胡雪岩于公元一八七四年(清同治十三年)创建,地处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清河坊,一百四十多年过去了,胡庆余堂国药号始终秉承“戒欺”祖训、“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已成为保护、继承、发展、传播祖国五千年中药文化精萃的重要场所,是杭州人文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传播着“江南药王”长盛不衰的故事。在中国虽然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药号,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认的只有“两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庆余堂算一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而同仁堂与陈李济的古建筑包括作坊已被全部拆掉,换成新造的房子,没有传统特色,只有胡庆余堂保留了下来。古朴中隐现着几分神秘,优雅里蕴藏有文化积淀。在悠久的历史中,胡庆余堂沉淀的丰富独特的文化,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之精华。
胡庆余堂以宋代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济药局方》为基础,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胶、露、油、药酒方四百多种,著有专书《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至今仍继承祖传验方和传统制药技术,保留了大批的传统名牌产品。胡雪岩故世后,胡庆余堂曾数次易主,但店名仍冠以“胡”字,“胡庆余堂”信誉声名远扬。
胡庆余堂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晚清工商型古建筑群,系徽派建筑风格之典范。古建筑占地八亩,面积四千平方米,分隔为“三进”;古建筑四周,筑以高达十二米的“神农式”封火墙,墙上书有“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大字。在全国公认的著名老字号药店中,只有胡庆余堂依然保留了古建筑和传统特色,并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中药文化以及独特的中药制作方法,因此成为全国最具历史风貌、最具人文特征、最具观赏价值、最能体现中国药业文化的中华老字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胡庆余堂进行了全面修缮,将营业销售、传统产品加工生产、中成药发展史及胡庆余堂历史陈列三者融为一体,形成一座颇具特色的专题博物馆。一九八八年,胡庆余堂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零零六年六月,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邮票画面主图为胡庆余堂制药工具、胡庆余堂开业报纸(局部)和作坊制药的场景,邮票上方有“庆余堂”牌匾,背景图案是庆余堂店铺的外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