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桥梁(二十六)苏通长江大桥之二
中国是桥文化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供公路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时使用的建筑物,称为桥梁。按照桥身的结构,可分为梁桥、拱桥、钢架桥、悬索桥、斜拉桥等。拱桥是用拱作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拱桥主要承受压力,因此可以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抗压性能良好的材
料建造。大跨度拱桥也用钢材建成。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特种邮票
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苏通大桥对完善国家和江苏省干线公路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及沿江整体开发,改善长江安全航运条件、缓解过江交通压力、保证航运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4月12日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特种邮票,全套两枚,两枚邮票均为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局部,两枚邮票连在一起即展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全貌。其中,第二枚为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局部(苏州段)。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特种邮票《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局部)》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于2003年6月开工,于2007年6月主桥合龙
,于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北起于通启高速公路的小海互通立交,上跨长江水道,南止苏嘉杭高速公路董浜互通立交
,全长32.4千米,其中跨江部分长8146米 ,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截至2017年底,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日均车流量由开通之初的2.72万辆迅速增长至9.69万辆,日最高流量达13.6万辆,累计流量已突破2亿辆次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设面临“抗风、抗震”、“防冲、防撞、防腐蚀”等技术难关。从工程前期开始,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关键技术研究作为我国工程领域第一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者迎难而上,多年来攻克四大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完成了主塔墩永久性冲刷防护工程、主桥全部410根钻孔灌注桩施工、世界最大的两个钢吊箱的沉放及混凝土封底、世界最大群桩基础工程
。2008年6月2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获国际桥梁会议(IBC)乔治.理查德森奖
。邮票画面展示的是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南端即苏州一侧大桥景观,远处常熟虞山门清晰可见。虞山门高耸雄伟,登楼极目四顾,青山绿水,古城巷陌,山、水、城、桥、园融为一体,再现当年“城半在高”、“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独特景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