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言哲理:慈惠不能滥用(黄晓雷)

(2013-09-10 10:55:34)
国学眼中的世界
微信号:guoxueshijie

http://wx.img.pp.cc/20130910/s_cbae29297a11a41993c3dba8548beb1d.jpg

《韩非子》一书曾记录过一段关于“慈惠”的对话:

魏惠王对卜皮说:“你听到我的声望究竟怎样?”

卜皮回答说:“我听说大王慈惠。”

惠王欣喜地说:“既然这样,功效将怎么样呢?”

卜皮回答说:“大王的功效是走向灭亡。”

惠王说:“慈惠是做好事。这样做了却要灭亡,为什么?”

卜皮回答说:“仁慈的人不狠心,行惠的人喜欢施舍。不狠心就不会惩罚有过错的人,喜欢施舍就会不等臣下立功而加赏。有过错不惩治,没功劳受赏赐,即使灭亡,不也是应当的吗?”

慈是美德,惠是美行。

若是普通人与人交往接触,慈惠当然是所有人都喜欢,也是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准则。

对于管理者,对整体员工讲慈惠,讲福利讲幸福,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对于那些坏思想、坏行为,危害整体的人也讲慈惠,那就是“不忍而好予”了。

http://wx.img.pp.cc/20130902/s_095a863ab8b36b6494a66c0914519af3.jpg

不忍则有过失也迁就,那实际上就是在让整体受到损失,这其实就是对好人的“不慈”。

好予,就是干好干坏一个样,谁都可以得到奖励,奖励变福利这其实是损害了有功之人的利益。

有过不罚,无功受赏,滥用慈惠,这都是败坏法纪破坏制度的做法。难怪史玉柱在他火爆的新书中披露,他和马云都对“企业家一定要是坏人”这个命题很感兴趣。古今同理。

附原文:魏惠王谓卜皮曰:“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对曰:“臣闻王之慈惠也。”王欣然喜曰:“然则功且安至?”对曰:“王之功至于亡。”王曰:“慈惠,行善也。行之而亡,何也?”卜皮对曰:“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不忍则不诛有过,好予则不待有功而赏。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http://wx.img.pp.cc/20130902/s_2c175163249295fcac4adc48b361c524.jpg ——法家学者黄晓雷

黄晓雷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潜心钻研法家核心思想,首创将法家“法”、“势”、“术”核心哲理成功运用于企业实践管理当中,形成了完整的“法家智慧应用体系”,成功帮助众多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题:《法家的管控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