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的第三大功能是“通调水道”。我们知道,“通”字的意思是通畅、疏通;“调”就是调解;水道就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通道。肺的这一功能,是对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的进一步体现。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人体内部的水液输布、运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其宣发作用是把津液和水谷精微布发到全身,而且还主持着腠理的开合,有效地调节着汗水的排泄;肃降功能是将吸入的自然清气下达至肾,再将体内的废水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过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这就是肺对水液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肺的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所以又有“肺主行水”和“肺为水上之源”之说。在病理上,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减退,就可能发生水液停聚而生成痰,甚至水液泛滥为肿等病变。
http://wx.img.pp.cc/20130823/s_5f5924e28cc1066d0ed11e75438d15f3.jpg
再就是肺的第四功能:肺朝百脉和肺主治节。朝是朝向、朝聚、聚会的意思,也就是说身体的血液都通过经脉汇聚到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的宣发,再把肺中的血液布散到全身各个地方。可能你有点迷糊,不是心主血脉吗?怎么又是肺了?是的!就是因为心主血脉,心把血液搏出,心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血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血随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周流全身,并且心的动力赖以肺主气的呼吸、宣发肃降功能才得以补充,肺调节着全身的气机,所以没有肺的调节,心的跳动就不能正常发挥,血液也就不能正常运行了。所以说又有“气非血而不和,血非气而不运”之说。
http://wx.img.pp.cc/20130823/s_ebb428042481ddca7e75813798d3dbad.jpg
这“治节”就是治理、调节的意思。肺主治节一词出自《内经》,《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这个治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肺的呼吸,人的呼吸是有节奏的一呼一吸;二是随着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一身的气机,有规律的进行着升降出入;三是由于气的规律性运动,影响着心的搏动,推动着血液规律性运转;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调节着津液的输布运行和代谢。实际上,肺主治节,就是对肺的生理功能高度概括。
所以,我们掌握了肺的这个功能后就明白了,水肿病病理不单是肾的问题、血脉之运行问题,也不单是心脏、泌尿问题,还有肺的参与,西医肺气肿后期所牵连的心脏在中医里也得到很好的解释。
http://wx.img.pp.cc/20130823/s_061fd2b3d3f5d79766733a17998647aa.jpg
秦鸿亮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主要进行中医方向的研究。对中医、中药、针灸、手法治疗、康复治疗、亚健康调理,尤其脊柱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小儿脑瘫、亚健康体质的康复以及疑难杂病的治疗与诊断,有独到见解,且疗效显著,曾参加康复及疑难杂病治疗与研究,并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医学交流。
主讲课程:《中医健康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