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黄帝内经》中的夏季养生技巧(周军)
http://wx.img.pp.cc/20130522/s_d396c4dd32c37bcdcd4648ebb80ecc2c.jpg
通过上一期的分享,大家一定对“候、节气”的基础概念及其中蕴藏的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有了解了。
一年24个节气,顺应每个节气的变化才是养生根本,并且我们的祖先已经把一年的时间精确到360天左右,所以一年大约有72候左右,神话传说里的72变化其实可以去理解成一年里的72个循环变化,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我们祖先想修行的一个境界,就可以不用受自然变化的束缚,可想我们能身为国人学习老祖宗智慧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经过了春天一季的变化,进入了夏初,经过春天发陈以后,树木茂盛,枝叶层层叠叠,在许多树上都出现了新的枝。这就是“此谓蕃秀”的蕃,是万物生长的一种景象,秀就像字显现一样,上面一个禾,下面是个孕的上半部乃,寓意为夏天是万物生长孕育的时候,春天开花,夏天成果,天地变化都有轨迹可寻,遵循天地之道,万物才能真正的开花结果,此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不然就是华而不实了。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是夏季养生的一大要点,非常的重要,夏季养生主要在心脾两脏。注意火热、暑邪、湿邪、阳气四个方面。宜晚睡早起,宜比春日稍晚点睡、早点起;结合夏天白昼长的特点,中午有条件的尽量小睡片刻,养足心脏阳气,有助缓解疲劳,以保持心神安宁。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
http://wx.img.pp.cc/20130522/s_83464865c17ca21bfe62f843fccb9ad6.jpg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炎热夏季,人们白天夜里都开着空调,室内外温差可以达到十几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饮,肯定会伤阳气。在夏天是应该热,在适合的时间与地点可以晒晒,因为光合作用可以让我们身体吸收更多的能量,比如钙,维生D等。并且还能化开许多不好的淤堵。其次可以把体内的阴邪湿邪祛除。
同时,还要注意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夜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阴冷的地方过夜,以免感受湿邪。
切记不能在楼道、屋檐下或通风口的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更不宜久用电风扇,因夏令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开,易受风寒侵袭,吹的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头痛、腰肌劳损、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http://wx.img.pp.cc/20130522/s_51444ceae9b2b9a2750572c48b6d2f2b.jpg
周军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深入研究中国易学精髓《金篆玉函》的摸骨术。指导人们保持身体健康与心灵完满,在准确判断病之所在的同时,帮助受众具备自我保健的基本能力。常年在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财经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学府授课。
主讲课题:《中医五行养生之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