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评时事:油价到底怎么了?(黄晓雷)

25日零时起油价又涨了。其实涨的幅度不算大。但此次网上舆情的怨言格外多。
理由主要集中在两点上:
第一:时值国际油价大跌时。国际原油市场从二月份开始一直在跌,而最近几天更是狂跌一把。
第二:台湾的中油公司同一时间下调汽柴油价格。
一涨两降之间正好是个强烈对比。网上调侃爆棚:“发改委逆天啦”、“邪门!中国一油价上涨,就发生地震,
但这次还真冤枉了发改委,此次调价,完全符合油价定价机制,而且由于春节长假原因还是滞后涨价。那怎么还出了这么荒诞的现象呢?
有不少人写文章评论说是定价机制有问题:每22个工作日,国际油价的平均价线值变动4%,则调整。
时间周期太长了,国际油价每天都在变化,我们的机制对于国际油价变动时间太滞后了;涨跌幅也过大,价格变动的敏感度太低了,而且每次变动涨多少、跌多少的计算方法也不透明。
但问题是这么简单吗?在定价机制上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不合理!
关于油价,有人算过一笔账:当曾经国际原油价格接近140美元,国内油价是每升6.2元;后来国际原油价格为70美元,几乎腰斩一半,国内油价是每升6.19元;而现在国际油价还到不了100美元,而国内油价已经再一次上8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不是闹了天大的笑话了嘛。我们的国内油价不是根据国际油价变动而调整吗?怎么看似逻辑上对头的事,发展到最后的结果是完全反向了呢?
这还得从规则制定的方法和原则说起,一个规则该怎么制定?他的原则是什么呢?
法家韩非子给出了答案:“因道全法,君子乐而大奸止。澹然闲静,因天命,持大体”。
用今天的话说:依据普遍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全面的把握法度制定规则,君子安乐,大奸邪就停止为害,安适闲静,顺应自然的法则,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和根本。
这就道出了订立规则的最高原则。要符合道,符合自然法则,符合天理人性,就能抓住宏观主旨,订立的规则就不会出现错误。
那么我们现在再来分析一下国内油价的定价机制:每22天4%的变动,看似公平合理,但其实问题多多。主要就在于这种变动机制跟涨不跟跌。为什么跟涨不跟跌呢?
原来这里有一个自然法则,任何金融品种都有的一个特点:涨稳跌急。
原油价格也不例外,连续上涨时是稳步上台阶,稳扎稳打,少有价格急剧波动,一旦涨幅过4%,国内油价上调理所当然。
但连续跌势呢?却是急跌俯冲为普遍情况,往往迅速跌幅超过4%。那么有人就会说了降油价吧,不行!因为时间还没到22日呢。但当真到了22日时,往往物极必反,油价反弹了,又达不到4%跌幅的要求了,所以就不能调了。等过了22天窗口后,又开始另一个向下俯冲了。
于是有人说上月的跌幅留下个月一起调吧,反正反弹完了还是跌,这个跌幅就留下次用吧。对不起,跌幅不累计!这次没用就作废了,从新计算。也就是跌了也白跌,所以国内油价是如百姓所言跌少涨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国际油价原来在140美元的时候,国内油价6.2元,而现在国际油价不到100美元,国内油价反而是上8元了。
22天,4%涨跌幅,这两个条件,看似对涨跌都公平,条件是一样的啊。但这种看似的公平,却没有符合客观自然规律,也就是“道”,其本质是不公平的。
因为上涨的习性规律和下跌的习性规律完全不同,在做定价机制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当然不能算是“因道全法”。这样的法则,自然是君子不乐,有人得利。
不能“因天命”,顺应自然规律,自然也就不可能持住“大体”。其实不用细算,只要能识数、分得清大小的人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国内油价对比国际油价实在太不合理了。
未来定价机制一定会改变,无论怎么变,原则还是韩非子说的那个原则。规则设计要想合理,必然要抓事物的本源规律,从“道”入手,而且要“持大体”,把握事物整体的眼光和思路。
必须要加进去绝对价格变化的因素,而且绝对价格变化要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实质性的问题,是大方向问题;而涨跌幅大小和时间周期频次的因素,只能退居到“量”的问题上,他们只是如何变动的细节问题。同时每次调价幅度的大小,要公式化,透明化,去掉人为主观因素。这样才能做到“因道全法,因天命,持大体”。只有把这个主次搞清楚,才能把国内油价的变动规则机制问题理顺。
其实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只要制定规则,都请牢记这句话“因道全法,君子乐而大奸止。澹然闲静,因天命,持大体”。因为这是制定规则法治的最高原则。

黄晓雷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潜心钻研法家核心思想,首创将法家“法”、“势”、“术”核心哲理成功运用于企业实践管理当中,形成了完整的“法家智慧应用体系”,成功帮助众多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题:《法家的管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