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类降糖药之三: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目前国内外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一线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适应范围广,降糖效果好,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降得比较好。它不仅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还能降低血糖波动,不易引起低血糖,而且还可以减轻体重。并且价格便宜。
二甲双胍的作用有三个:
一是促进糖的分解。它可以直接把血糖分解掉,通过肾脏排出去,以降低餐后血糖;还能增加外周组织细胞上的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葡萄糖的无氧酵解。
二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它作用于胰脏,阻止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没有胰高血糖素去传令细胞关门,四肢上的细胞就可以和大脑、心脏争夺糖的吸收。全身细胞都开门进糖,血糖自然可以降下来了。
三是抑制肝脏调节血糖的作用,减少释放血糖。肝脏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当饭后你的血糖太高用不完时,肝脏会把一部分血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在血糖不够时,肝又会把储存的脂肪转化为糖释放出来。本来,正常人是在血糖降到
4 以下才会启动转化释放,可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出了问题,可能在血糖还在高位时就启动了,致使血糖居高不下。二甲双胍不让肝脏把脂肪转化为糖,减少肝糖输出,从而达到降低空腹血糖的目的。
从上述二甲双胍的降糖原理可以看出,这类降糖药干扰了血糖代谢的全过程,所以降糖效果非常好。正因如此,它的副作用也比较明显:
对应第一个作用,它使一部分糖未进入细胞就分解了,时间长了会使人因缺乏能量而气血亏虚,衰弱;从肾脏强行排出,给肾脏也会造成一定伤害。
对应第二个作用,干涉胰脏正常职能,对胰腺也会有伤害;更严重的是让四肢细胞与保命器官争夺营养,有可能使大脑、心脏因缺乏营养出现脑萎缩、心力衰竭。
对应第三个作用,抑制肝脏释放血糖,强制其不听植物神经指挥,时间长了,对肝脏、对身体都有影响。
二甲双胍有片剂、缓释片、肠溶片、肠溶胶囊等剂型,可根据需要选用。但是需要注意,二甲双胍与抗凝药并用,可致出血倾向,所以服用二甲双胍时,要遵医嘱谨慎调整抗凝药的剂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