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自尊

(2012-12-07 16:29:49)
标签:

随笔

杂谈

最后的自尊

                 

                   

已过中年的姐弟们在一起闲聊起老人的自尊与敏感。

因为自尊,所以敏感,这在老年人身上尤甚。但当过于敏感让人时有厌烦时,敏感中蕴涵的自尊却时常被人忽视了。

上海的老年人凡70周岁以上者可持“敬老服务卡”免费乘坐公交车。前不久,不少老人对上车刷卡时,读卡机叫出的:“老年卡,零元”,大有意见。说是在强调他们老了,乘车不买票占了便宜,太不舒服。有的甚至宁可买票也不出示老人卡,放弃了这个该享受的待遇。

刚听到这些反映时,不少人觉得老人敏感得有点离谱。老人卡,零元,只是一个客观的描述,只是告诉司乘人员,又上了一位无需买票的老人,丝毫没有对老人的轻视。可是,有关管理部门与心理专家共同研究后,才觉得老人敏感的背后是自尊,而这种自尊是应该予以认同与尊重的。

70岁之上已到了人的生命的最后阶段,病痛衰弱接踵而至,老人的无奈深切而铭心。在青年的蓬勃和中年的壮实离人远去时,老人多么希望生命的健康迟一点离开自己。因此,一听老人二字,忧心而阴冷,立即让他们想到生命的终点已经并不遥远,想到自己在人群中的弱势和被动。这种对生命珍惜的敏感,因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理解不深,尊重不够,才会出现在公共场合大声叫嚷:老人卡,零元。

令人庆幸的是,在媒体上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时,当即有人提出读卡机应叫出:优待卡,请坐!从老人卡到优待卡,实际上这是一个认识老人自尊心理的过程,更是一个把善待老人的好事,可以做得更加贴心的过程。有人说,这个过程的意义将会提升社会对当代老人的认知程度。

不要把老人的自尊仅仅看成生命没落期的过于敏感。其实,老人的自尊是他们历经生活跌宕,对生命有着终极感知的反映。当所有的物欲和情感都变得淡漠的时候,唯有自尊不能放弃,这是他们燃烧生命火炬的能量。同时,这样的一种对自尊的凸显,也使他们在与人相处时,会更多地关注他人的自尊,这使得他们的言行,往往让人觉得善解人意。这种善解是老人们在流逝的光阴中感知的。人们把这样的老人称为智者。

曾经听到这样的事,一对农民工夫妇第一次带小孩在电影院排队买票,排到窗口时,售票员告诉他钱不够。丈夫嘟哝着,我年青时电影票没这么贵啊。引来一片笑声。小孩直嚷嚷,这是你们答应过的。这时,排在他们一家人后面的一位老人悄悄地把20元钱扔在地下,却对丈夫说,你把钱掉了,快捡起来,给孩子买票吧。丈夫说,我没掉钱啊。老人拍拍他肩膀说,孩子是第一次看电影,再说你也答应过他,快买票吧。丈夫捡起了钱,嘴里直说,谢谢!谢谢!

一位年青人看到了全过程,他对老人的举动,感慨不已,他说,他看到了人应该怎样帮助别人,而又让被帮助的人不失自尊。

因为老人知道自尊对生命的意义。如果,我们不等到老了才有那化不开、不丢弃的自尊,这个社会,会不会变得更加谦恭有礼?

不知道这样的家庭聚会对我们的孩子们会带来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曾经寻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