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大赛介绍
(一)综述
为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鼓励开办科普节目(科普形式不限:相声音乐等),实施科普传播协作工程,推动传统科普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科普内容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拟通过科学表演剧大赛的方式组织科学表演剧团,挖掘和培养科普创作人才,促进科普资源的创作、开发,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增强社会公众的科技文化创造活力,实现科技与艺术的跨界结合。
(二)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科普发展中心
支持单位:新浪科技 人民网
执行单位:北京童乐美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活动组委会:活动设立组委会,组委会由承办单位、执行单位、支持单位推荐人员组成。组委会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办公室成员由承办单位、执行单位推荐人员组成,办公地点设在执行单位。
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支持单位和执行单位推荐科技教育、科技活动、科学传播研究领域的专家,以及戏剧表演家组成专家委员会。
二、活动指南
(一)活动定义
科学表演:含科普剧和科学秀。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全新而独特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形式,它将科学知识、科学原理以表演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接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精神。
科普剧:是一种呈现在舞台上的戏剧艺术,演员通过综合应用文学、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演绎剧情,揭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传播科学知识,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究。
科学秀:是一种科学实验表演,是将科学实验的教育元素与互动表演的趣味元素完美结合,在一些实验道具的特效衬托之下、突出趣味、时尚的特征,使观众沉浸在有趣的科学世界里。
(二)作品类型
情节剧、音乐剧、歌舞剧、童话剧以及相声、快板、脱口秀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坚持科学与艺术跨界融合的原则。
(三)比赛要求
1.参赛对象
全国各省、市、区科技馆、大中小学校、青少年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及社会公众均可报送作品参赛。年龄不限。
2.比赛要求
有明确科学主题、有完整的剧情,鼓励多种表演形式的创新。
演出人数:最多不超过10人。
演出语言:中文。
表演时长:10-15分钟。
(四)参赛办法
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费,实行网上报名,提交视频资料。
1. 大赛官网:http://bmcsc.kpzy.org/
2. 参赛团体须填写演出名称、单位、联系方式。
3. 作品中不得留有参加其他大赛标题痕迹。
◇报名和提交作品截止日期:2016年10月12日
三、评审程序
1.观众投票
2016年10月中旬,公众在“京科普”微信公众号对参赛剧目进行投票。
2.单元赛(拉开科学表演大赛序幕)
2016年9月18日,提前报名参赛优秀作品在“北京科学嘉年华”上表演。
3.大赛初赛(现场比赛)
时间:2016年10月22日
地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暂定)
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现场评比。对于通过初赛进入决赛的作品,组委会将选派专家对其进行精心的艺术编排与指导(导师制)。
4.大赛决赛(现场比赛)
时间:2016年11月26
地点:待定
5.比赛结果公示
2016年12月上旬,公布大赛评审结果及获奖名单。
6. 颁发证书
四、奖项设置
大赛设立以下奖项:
最佳表演奖
最佳剧情奖
最佳组织奖
最佳指导奖
优秀组织奖
优秀指导奖
优秀剧目奖
所有获奖作品将被收录在《科学表演资源目录》中,所有获奖单位将免费成为北京科普剧联盟成员单位。
五、联系方式
组委会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仰源大厦A座616室
执行单位:北京童乐美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电话:18310324712
邮箱:1059439286@163.com
联系人:刘文静
北京科普发展中心
电话:84613237
联系人:付萌萌
北京科普新媒体创意大赛之科学表演大赛
组委会编制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