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城隍庙一游

标签:
上海豫园上海城隍庙 |

豫园(Yu Garden)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 ,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截止2015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从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豫园当时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豫园园内有穗堂、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古戏台等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处古代建筑。三穗堂位于豫园正门处,清乾隆二十五年建。原为乐寿堂,清初曾被征为上海县衙办公之地,改建西园时重筑为三穗堂。

从杭州来到上海,入住上海大酒店后,便来到上海豫园逛逛。


而城隍庙商圈的主体建筑——上海城隍庙,包括有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移建后的城隍庙位于东大街庙东的春熙桥(俗名小学桥)和庙西的通济桥(俗名归家桥)之间,历经明(天顺、嘉靖、天启)、清(康熙、乾隆、同治)两代扩建,鼎盛时期是在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增扩了寝宫、校籍堂及两掖楼,后又在庙之西偏构园亭,具有相当规模。关圣殿、文昌殿九个殿堂,总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



可以说上海城隍庙的存在,不仅仅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做着贡献,也为我国的文化更添丰富。上海是个让人向往的地方,这又不得不让笔者想到上海小吃,也是很不错的,
前一篇:云南大理古城美景美食惹人醉
后一篇: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