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2021-05-23 07:15:15)
标签:

大理古城

洱海

喜洲古城

崇圣寺三塔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月是大理有四大景色,分别是苍山雪、洱海月、上关花下关风,合称"风花雪月"。四景各有特色、各有一段流传千年的传说故事。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倒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应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第一个传说是,天宫中有一位公主羡慕人间的美满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渔民成婚。公主为了帮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把鱼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们能打到更多的鱼。后来,公主被自己天上的父亲强行带回家,在临走之前,公主将自己的宝镜永远的沉到海底,保佑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从此,宝镜就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放着光芒。天上一个月亮白晃晃,水中一个月亮金灿灿,这就是"洱海月"的奇景,至今还是大理的四大绝景之一。

第二个传说是,云南洱海里有三条善良的青龙,与那里居民相处的很好。后来来了条黑妖龙,想霸占洱海,战的三条青龙遍体鳞伤。恰好观音老母从上空路过看见,便取出定海神珠,对准妖龙一掷。神珠立即化作闪闪发光的大金盆,把妖龙罩在海底。观音老母在金盘上系上了金链,拴在了金桩上,派出金牛在金桩旁看守。那大金盆成了海底的"金月亮"。洱海旁有个朱百万,听说海底有金链子、金月亮,就连夜去偷。窸窸窣窣的拉链子声惊动了金牛,金牛放开四蹄,一声咆哮,掀起大浪,把朱百万吞没了。观音老母得知后,就用了一块绣白花的蓝手巾把金月亮盖起来。从此,金月亮虽在海底,却不再放出炫目的霞光。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桃园码头看洱海。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公园又称团山公园,曾为南诏皇家养鹿场而闻名。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看完洱海,回来乘车去喜洲古城。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喜洲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全镇共有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远远望去,像一座古朴典雅的城池,更像是一座巨大的民居建筑博物馆。那独具特色的造型,那几近完美的结构,都给人一种庄重雄浑而又不失轻巧灵透,古朴典雅而又不乏自由洒脱的质感美感
喜洲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北部,西倚苍山,东临洱海,隋唐时期称"大厘城",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自古以来就是洱海西岸白族政治、经济、文化集中的重镇,有悠久的经商历史,是白族工商业发展的摇篮,清光绪年间,形成了驰名三迤的 "全貌喜州商帮 " 。孕育了以 " 严、董、尹、杨 " 四大家为首和 " 八中家 " 、 " 十二小家 " 的民族资本家。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它是大理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刹,南诏丰佑年间曾有殿宇千间,大理国时期是皇家的寺院。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雄伟壮观,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的卓越成就。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为5A 级景区。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每字1.7米,笔力雄浑苍劲,气势磅礴。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底宽9.9米,高69.13米,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

崇圣寺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两塔间距97.5米,与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势,两塔均为八斛形檐式空心砖,共10级,各高43米。

从公交车下车后,虽然远远望见了三塔寺,但是却走了很远很远的路,迎着烈日,用手遮着大太阳,好不容易走到了三塔寺景区门口。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雄奇的崇圣寺三塔还在80年代衍生出一个三塔倒影公园。三塔倒影公园占地27亩,有水面积达10多亩。公园坐北向南,背靠一公里许的崇圣寺三塔,以园内的潭水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雄姿而得名。园内建筑有体现白族民居的楹联照壁,有题诗刻赋的大理石碑亭,有影摇水中的漾波亭。园内种植有各种茶花、缅桂、杜鹃等众多异草奇花。游人置身三塔倒影公园,或吟诵词楹联,或观赏百草花卉,或凝神水中三塔,或摄影留念佳景,都少不了陶然自得,以至流连忘返。三塔倒影,不仅妙在阳光灿烂的白天,而且还妙在月光如水的夜晚。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洱海喜洲三塔寺一大理美景看不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