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江八中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一次课堂展示活动
标签:
公开课 |
分类: 语文组活动记录 |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生词和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3.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感受人物的心灵美,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
感受人物的心灵美,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过程
任务一1、说一说:在你心目中,老王是一个什么形象?
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________ 的人”句式表达出来。
他是一个讲感情、讲仁义,知恩图报的老人 。
你觉得老王苦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身体之苦:弯腰曲背,瞎眼残年。
生活之苦:塌败小屋,三轮为生。
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备受轻视。
文章记叙了老王与作者一家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表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
第一件事:送冰 (冰大价等,费用减半) 。
老实厚道 不贪钱财
第二件事:送钱先生去医院(不要钱,拿了钱不放心)。
帮助别人 不图回报
第三件事:改装三轮(乘客不会掉落)。
体贴顾客 无微不至
第四件事:送鸡蛋、香油 (不要钱,送我们)。
懂得感恩 知恩图报
2、说一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第1段)
(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第6段)
(3)、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第14段)
(4)、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第7段)
(5)、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第3段)
杨绛一家对老王生活上:照顾和帮助;情感上:尊重和关怀
任务二:重点研读临死前一夜老王来我家送香油和鸡蛋的这部分(8—16),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部分揣摩探讨。我们知道,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经常要用一定的人物描写方法,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完成作业本)
1.肖像描写:
(1)画出这一部分中关于肖像描写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布满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2)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来的艰难,从而突出了他的善良。
2.动作神态描写:
(1)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这些动作神态描写,都突出了老王行动的艰难,在身体如此虚弱的情况下给“我”家带来香油和鸡蛋,可见其真情,真是催人泪下。
3.语言描写:
(1)我不吃。
(2)我不是要钱。
那么老王临死之前还要送作者一家人鸡蛋和香油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他怎样的心理呢?
老王最想要表达的恐怕是杨绛夫妇能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亲近的朋友,而不是一个可怜的同情对象。人在生存状态下最根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对于老王而言,是极其重大的满足。在与杨绛一家的交往中,这个苦而善的底层车夫产生了交往的快感,付出了冲动,也由此奠定了双方的感情,可惜那一刻杨绛明白老王的意思了吗?
要给钱,杨绛没能明白老王的这一需求,他们同情底层的老王而且不求回报,但却是忽视了别人的心灵状态。因此作者才会在文末发出“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感叹。
.任务三:文中哪一句可以 表达 作者 思想感情?能理解吗?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如果从物质层面与老王相比,“我”付出的比老王少,但“我”从这个世界上获得的要比老王多,这是作者从自我反省的层面表达对老王的歉疚。
(2)和老王的最后一晤,当老王拿了香油和鸡蛋来看钱钟书夫妇时,“我”要给钱,他不肯收钱。他想表达的是和他们夫妇成为真正的朋友的需求,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活不长了的时候,这简直可以看作是他平生最大的心愿了。但‘我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没能理解老王的心意,没把老王当作平等的朋友相待,想到这些感到十分后悔,也为自己这么多年以后才明白。
(3)从出身、学识、爱情、家庭等方面比较,杨绛比老王幸运,杨绛觉得自己对老王的怜悯是基于不平等的地位,是知识分子的俯视,所以愧怍,杨绛觉得自己关注老王太少,连他去世都不知晓,所以愧怍。
同学们,我认为作者一家对老王非常关心、爱护,你觉得除了性格善良之外,还要怎样对待像老王那样的不幸者?
首先,要有平等观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即使由于境遇不同,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也要互相尊重。
其次,有人道主义精神。对不幸者应该怀有一颗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爱心。
同学们,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象老王
那样的人。我们周围的“老王”,你看到了吗?请同学们看几幅图画。
关注身边的 “老王”
不要忘记——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
|
课堂小结:学习了本文,相信杨绛笔下的“老王”形象,肯定给了我们极大的心灵的震撼。让我们学会像作者那样,用善良去体察善良,多多关注我们周围的不幸者、弱小者,用自己的善良与爱心去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够和我们一样,同享头顶上美丽 |
的蓝天白云,共同沐浴人间温暖的阳光。
板书:
|
(生活艰苦、精神凄苦)苦---爱---善:
|
骆驼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如果你想赏一副旧社会风情画,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也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听一听老北京方言戏,你还是可以去看《骆驼祥子》。那么,《骆驼祥子》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在前段时间,怀着对老舍的敬意,怀着对祥子的好奇,我们一起阅读了《骆驼祥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骆驼祥子》,与祥子来个亲密接触。(出示课题:《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品:
《骆驼祥子》一书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或情节是什么呢?(请几位同学上台简单介绍。)
(二)课堂主体:
1、刚才几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我发现大家对这篇小说的人物都很熟悉,那么老师这里准备了两篇人物描写段落,同学们来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呢?
片段一: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熬。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
片段二:他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他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是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撒无赖。一来二去,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出了,他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
(两段人物描写都是同一个人﹣﹣骆驼样子)
2、刚才我们从文字上看到了祥子的巨大转变,差别如此鲜明的两种表现,两个性格竟然是同一个人物,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祥子的转变呢,他的人生经历到底怎样呢?
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
卖骆驼攒了买车钱——被孙侦探抢走了↓(堕落)
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为下葬虎妞卖了车(兽)
(二)小组讨论:
1、从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祥子本是一个勤劳、朴实、忠厚、讲信用、积极进取的车夫,但在理想破火后变得懒情狡猾,极端自私,自暴自弃)
2、在《骆驼祥子》一书中,围绕着主人公祥子,老舍还刻画了很多其他人物,那么这些人物对样子的堕落分别有看怎样的影响呢?(学生列举人物,并简要谈谈看法)
【虎妞】: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长得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办事爽快利落,在和祥子感情纠葛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但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很浓,,由于自己是车厂主的女儿,在钱财和地位上有很大的优越感。她不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这是她和祥子理想的主要分歧所在,因为祥子要的是自食其力。她最后因为难产而死。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社会的牺牲品。泼辣、有心计。她的引诱、骗婚、难产而死,一步一步加深了祥子的悲剧。
【刘四爷】:祥子的雇主——人和车厂的老板,土混混出身。他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极端自私自利,但他又讲面子,决不一面儿黑。平时嘴上挂着奸猾的笑,做事绝不含糊。为了自己的生意,耽误了女儿的青春。他看不上祥子,甚至不愿意看到祥子拼命拉车,这不是爱惜祥子,而是怕会加速他车子的损耗和老化,这样就会少赚些钱了。他更怕祥子娶了女儿后,会打他那些钱的主意。最后,他和女儿闹翻,变成了孤苦伶仃的一个人。霸道残酷的车场主,他赶走了虎妞,酿成了虎妞和祥子的悲剧。
【小福子】: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小福子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而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窑子里,自己上吊自杀了。小福子的一生也许就是那些长得有模样的大杂院里的女孩必经的道路,她们没有过错,但是从她们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她们的命运。命运就是这样不讲道理不讲公平的,命运就是这样的捉弄一切。她是祥子最后的温暖,但她的自尽也彻底将祥子推向了堕落的深渊。
【曹先生】:曹先生:为人温和、热心帮助祥子,却无法挽救祥子的悲剧。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有点钱。他对祥子这样的下层劳动人民,表现出一定的关心和同情。不但在生活上帮助祥子,还在精神上鼓励祥子积极生活,并给他出一些好的主意。可以说,他是一个较为正直和进步的旧知识分子,但是他的思想受到时代的局限,所以他最终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战士。
【孙排长(侦探)】:在祥子第一次买上车后,因一次冒险拉活,被大兵们逮捕,不但丢了车,还得天天伺候这些当兵的,这些个兵的头头就是孙排长,这时孙排长还并未露面。祥子第二次遇到孙排长的时候是在曹先生被搜查的时候,此时孙排长已经成为了孙侦探,可成为侦探的他依然摆了祥子一道,从祥子这把他所有的积蓄全都搜刮走了。祥子最后的堕落是因为梦想的破灭,原因有很多,可这个姓孙的就直接的两次使祥子的梦想破灭,可以说是罪魁祸首之一 。 他抢走了祥子的买车钱,直接粉碎了样子的梦想。
【二强子】:他的嗜酒嗜赌使他家破人亡,直接导致了小福子的自杀,也间接加深了祥子的堕落。
【老马小马】:他们流落街头的惨况让祥子看到了将来的自己,信心和梦想都有所动摇。
【杨、夏太太】:她们的丑陋行为影响着祥子对梦想的追求。
(四)主题明确:
总的来说,《骆驼祥子》中刻画的人物都或多或少的对祥子的悲剧命运都产生着影响,他们绝不是个别的存在,而是整个社会芸芸众生的缩影。
1、归根结底,祥子堕落的主要原因?
一个(黑暗、腐朽、不公、动乱、落后)-﹣吃人的社会。
(五)课堂交流:
读过《骆驼祥子》后,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收获呢?(学生自主发言,提示结合自身浅谈感受)
(六)课外拓展
假设祥子活在我们当今社会,从农村来到城市,梦想着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寻求安稳的生活,你认为他会成功吗?
三、小结
我们用短短的40分钟走完了祥子的一生,但祥子带给我们的感受、小说带给我们的收获、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都不是这一节课可以简单展现的,我们还需要课下的细细研读,慢慢品味。我们也相信更多的阅读会给我们更多的知识,更多的快乐!所以,同学们,不要停止你的脚步,尽情阅读吧,去分享更多的故事,体会更多的感受!
四、作业
作者塑造了一个不善言谈的祥子的形象,用了什么方法?結合课文谈试理解。
一节符合学情的好课
(语文组
毛斌斌老师的名著指导课《<</span>骆驼祥子>__人物形象分析》,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尤其符合她教的班级的学情,能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信心和兴趣,为初中生后续阅读小说打开一扇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