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局要向前辈李局学习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会议上,杨局连珠炮似的一连发15问,外行们觉得解气,多坚决啊,表明了总局和事故调查组“绝不放过”的决心。干过这事儿的,或者不明事理的就是要刨根问底,反问一句,这是在问谁?
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在任何情况下,企业都是责任主体,这个跑不了,但是安全监管责任呢?
记得还是在本世纪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极为严峻,中央不得已,安排李毅中部长亲任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局长,于是大家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头发花白的小老头子出现在各个事故现场,他痛心疾首、沙哑的嗓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安全监管部门历来只是监管别人,被形容为台风眼,外面风很大,里边却风平浪静。以中石化松花江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标志,针对当时高危行业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李毅中局长力排众议,划分了不同的安全监管部门。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安全监管部门“分到了”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这两个高危行业的直接监管责任,加上煤矿安全监察,总共三个。换句话说,这三个行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监管部门跑不了。
而且,安全生产历来是按照属地原则来进行管理的,管你是地方还是中央。此次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炸事故,毫无疑义是属于危险化学品范畴。易燃易爆管线检修,而且是在居民区,检修的方案要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审批。审批的内容应该包括事故防范预案,紧急情况下的(极端情况)的应急救援预案等等。这几个东西没有或者是不符合规范,当地安监局不能批不敢批,企业也不敢擅自动工。施工中出现事故隐患和苗头以后,应该采取的技术措施和人员疏散都应该在方案之中,如果都到位了,事故当然就无从谈起。发生这么大的事故,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该是第一个被问责的。
事故发生后,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管理原因都是在事故调查报告中要查明的,一切都要在调查报告形成以后才能回答。事故第二天还在救援阶段,事故调查才刚刚起头,这一连15问是在问你自己还是在问谁?况且,你是调查组组长,还是这个行业安全监管的最高负责人。
记得李毅中部长做总局局长时,要求安全监管部门要以“铁心肠、铁面孔、铁手段”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针对屡禁不止的造假和逃避监管的不法业主的不法行为,提出在日常检查中要“突查、暗查、回头查”。这些措施采取以后,从05、06开始,全国安全生产形式逐步好转,重特大事故特别是责任事故逐步收敛。这些,应该说都是李局在那时给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留下的宝贵财富。
从地方上调任中央部门有个适应过程,哪怕你有过企业管理经验。李毅中总局长同样是央企负责人出身,在国家国资委也干过,到总局以后,很快就熟悉了特殊行业的管理,人家在内部会议或者是在公开场合,就没说过外行话。
杨局不妨学学前辈李局?

2013.11.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