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美丽的物件

标签:
谢谢编辑 |
分类: 往事如花 |
物件,指的是东西、物品。《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中写道:“寄来的物件,斑管、瑶琴、玉簮”。如此,物件是值得珍惜珍藏而不是随随便便的东西。
记得小时候,九十多岁的太姥姥,常常盘腿坐在炕头上,用随身钥匙打开身后的枣木箱子,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四四方方的漆金小箱子,再用小点的钥匙,扭开上面的铜锁。太姥姥神情肃穆,里面似乎是极其重要的东西,我则迫不及待地朝里看。
太姥姥一样样地拿出来:一只银戒指,一串佛珠,两对灯笼状的香炉,还有一副铜耳环。这些东西因为放在小箱子里,而显得极其神秘。每次,太姥姥都要不厌其烦地给我讲,那些小物件的来历和其中的小故事。
银戒指是太姥姥出嫁时,娘家送给她当作陪嫁,太姥姥很珍惜舍不得戴。那串佛珠是用珍贵的紫檀木雕琢出来的,是一位化缘的老和尚,送给太姥姥的。那时粮食紧张,全家人食不果腹,但太姥姥还是盛情款待化缘的老和尚。铜耳环是太姥爷用铜钱,一点点打磨出来的,是送给太姥姥的定情信物。而那对香炉,则是从山东老家的供桌上带过来的,虽然是一对普通的铜香炉,因为是老家的物件,睹物思人因而变得极其珍贵。
那时最美秒的时光,就是坐在太姥姥身旁,看她一样样拿着那些精致的小物件,宝贝似地摩挲着讲述着,每一个小物件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物件虽小且朴素无华,却温暖着苍凉而单调的岁月。
再后来,母亲也有自己的小物件,一盒上海产的发蜡油,一瓶雪花膏,还有太姥姥留给母亲的银戒指。母亲也把那些小物件,锁在箱子里不许我们碰。我们却偷偷地打开箱子,把发蜡油胡乱抹在头上,那瓶雪花膏也不能幸免地涂在脸上,且是厚厚的。那个银戒指很宽松地戴上手指上,结果不小心弄丢了,因为丢失了银戒指,母亲为此伤心很长一段时间。
七八岁的时候,我也拥有了自己的小物件。一枚彩色发夹,一个万花筒,几粒漂亮的小石头,还有自己绣出来的小钱包。这些小物件被我放在纸盒里,轻易不打开。偶尔坐在角落里,一件件摆弄着,光阴就那样在指缝间悄悄溜走,而小物件却在岁月里愈发光鲜美丽。
那些平凡而又美丽的小物件,陪着我们度过枯燥而又漫长的岁月。尘世间缘起缘落,人事沧桑漫漶,但在心灵深处,那些小物件却鲜亮如昨,给予我们最温馨的回忆。
http://szb.nmgcb.com.cn/page/1/2013-09/09/BM06/20130909BM06_pdf.pdf
《内蒙古晨报》第06版茶韵2013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