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矿安全报:袅袅炊烟入我梦

标签:
谢谢编辑 |
分类: 往事如花 |
袅袅炊烟,是记忆里难以割舍的乡情。
在乡村,每到饭时家家户户炊烟升起。那时,农村以烧柴为主,简陋的灶台下,是烧得黑漆漆的灶膛,柴草或者树枝塞进去,噼里啪啦一阵响,出去望望,炊烟已经顺着房顶上的烟囱升起。有风的天气里,炊烟转瞬即逝,无风的日子里,炊烟便优雅地飘入空中。
儿时生活在乡下奶奶家。每天天不亮,奶奶就起来生火做饭,我也爬起来帮奶奶去烧火。淡淡炊烟中氤氲着饭菜的香味,奶奶忙碌的身影就在烟雾里穿梭着。
那时的炊烟,是最温暖的守望。有一次,和小伙伴们去南山的林子里采蘑菇。刚刚下过雨,蘑菇很多,不知不觉走到了林子深处。等到采满筐,我们却迷失了方向,怎么也转不出林子,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天渐渐黑下来,林子里阴森森的,听大人们说,林子里常有野狼出没,有个小伙伴吓哭了,结果哭声惊飞了树上的小鸟,我立时有了主意。
我爬上树顶向四周望,远处,一缕缕炊烟升起,那是家的方向。我告诉小伙伴们,有炊烟的地方就是家,于是一齐向前跑,终于跑出林子。那以后,对炊烟格外有感情。常常躺在南园的杏树下,望着炊烟袅袅升起,心里是那么的踏实和亲切。偶尔会在炊烟的馨香里,美美地睡上一觉。
离开故乡,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入眼皆是钢筋水泥,冰冷而又寂寞,曾经温暖的眷恋都已不复存在。城市里我们嗅的是废气污染,而不是袅袅炊烟。
炊烟是有生命的,每一缕炊烟升起,都是亲切而无声的呼唤,那是对家的一种深深的企盼。
有一年,楼区里搬来一户人家,住在楼下空出来的小平房里,以收废品为生。每到饭时,那间小平房里,竟然会升起缕缕炊烟。原来,他们自己垒了小灶台,生火做饭。灶膛里燃着松树枝,多是从园林处捡回来的,日子虽然清贫却很温暖。那尘世里的烟火,让我莫名地感动,恍然间又回到了故乡。后来,有居民反应升起来的炊烟,妨碍了他们的生活,那户人家只好搬走了。想来,他们一定习惯了炊烟的味道,所以毫不留恋地离开了这里,我却怅然了许久,为那熟悉的炊烟。
在一个极深的夜里梦回故乡。躺在南园的杏树下,望着炊烟和奶奶忙碌的身影,触手可及却又无法触摸,醒来泪湿枕边。不知何时,袅袅炊烟再入我梦里。
炊烟就像生命里的过客,来去匆匆,并不属于谁,但在每个人的心里,却留下极深的记忆。它是乡村生活里,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那么美那么真。
http://aqb.ncist.edu.cn/a/meikuang/mkwc/2013/0903/391.html
《华矿安全报》煤矿文萃2013年9月3日